3月29日一輛電動汽車在高速公路碰撞隔離水泥樁引發(fā)起火燃燒,導致三名年輕女大學生遇難,事故令人心痛。作為一個寫科普近10年的老作者,寫了無數(shù)篇電動汽車和電池的文章,我談一個最基本的個人看法:在電動汽車電池無法做到不自燃、不燃爆之前,我個人是絕無任何可能買電動汽車的。
這起事故暴露了什么根本問題?
我覺得這起悲劇暴露的是電動汽車最致命的安全隱患:電池起火后可能很快燃燒,甚至"瞬間燃爆"。這是當前鋰電池技術(shù)的固有特性——一旦熱失控,就會在極短時間內(nèi)釋放大量能量。
為什么說電動車起火比汽油車更危險?
關(guān)鍵區(qū)別在于逃生時間窗口!汽油車起火通常要經(jīng)過漏油、蔓延、逐漸燃燒的過程,可能會給乘客提供更長的逃生時間。而電動車一旦電池起火,有可能在幾秒內(nèi)就會全面燃爆,溫度迅速攀升至800-1000°C,幾乎不給人任何反應機會。去年2月29日,蘇州就有一輛電動車碰撞后,在空中就開始燃燒的極端案例。
電池熱失控為何如此危險?
電池熱失控是一種急劇且不可控的溫度上升過程。一旦某個電池單體發(fā)生短路并開始發(fā)熱,就會引發(fā)連鎖反應。更可怕的是,電池在高溫下會自行釋放氧氣助燃,形成"自供氧"系統(tǒng),導致火勢極難撲滅。目前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和散熱系統(tǒng)可以預防但無法阻止已經(jīng)開始的熱失控過程。
電動汽車會瞬間燃爆,汽油車就沒有嗎?
我看到過一起,2019年7月3日,河南永城一富家女醉后駕駛瑪莎拉蒂高速追尾一輛正在等紅燈的寶馬7系,將其撞出數(shù)十米,導致寶馬瞬間起火燃燒。而該女子繼續(xù)駕車逃逸,后被判刑。近年來我未看到燃油車瞬間燃爆的例子,當然也有可能是報道較少,或者我沒有注意到。
但不管怎樣,我們看到到的電動汽車瞬間燃爆案例更多。
所以電動汽車電池本質(zhì)上不是安全的?
我個人認為是這樣,這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技術(shù)存在的固有安全缺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瞬間燃爆問題。即使是更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在嚴重碰撞下也可能發(fā)生熱失控。
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在安全問題上的本質(zhì)區(qū)別,就是發(fā)生燃燒事故后能夠逃命的幾率不同。雖然都是極小概率的事件,但因為這點,現(xiàn)階段我絕對不會買電動汽車。
那什么時候可以買呢?
真正的解決方案是等待固態(tài)電池技術(shù)成熟,等它做到本質(zhì)上安全,不熱失控,不燃爆,可能還需要5-10年的時間。
如果無法放棄電動車,如何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當前條件下有五點安全建議:
- 選擇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
- 確認車輛有冗余逃生系統(tǒng),包括斷電時可用的機械應急裝置
- 避免使用快充和第三方充電設備
- 定期檢查電池健康狀況
- 了解電動車專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電動車可能確實代表著未來趨勢無可否認,但當前階段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這次事故中三位年輕女性的悲劇提醒我們,技術(shù)革新不應以生命為代價。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