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一則重磅消息引爆全球資本市場!老美突然宣布對所有國家加征10%關稅,更對中國商品祭出"54%核彈級關稅"。這次真的不一樣!
(一)老美關稅組合拳(時間軸速覽):10%基準關稅疊加高額對等關稅的雙重策略
? 4月3日:汽車關稅第一槍!所有進口車+25%,這是老美對汽車行業的特別關照,25%的獨立關稅
? 4月5日:全球無差別打擊!10%基礎關稅生效。
? 4月9日:精準打擊!逆差大國對等關稅(中國34%)。但是普普又說了,我們設置了調整機制:首先,若貿易逆差及潛在的非互惠待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或緩解,關稅措施或可適時終止;其次,該政策還賦予了政府修改權,即若貿易伙伴國采取報復性措施,關稅水平或將進一步攀升;反之,若對方采取重大補救措施,則關稅有望適度下調。
? 5月2日:封殺中國小商品!取消免稅待遇
雖然普普全面關稅,但是這里面有2張免死金牌,
第1張是:加拿大墨西哥"免死金牌",但半導體、藥品等關鍵物資全部在列!
第2張是:已實施的鋼鋁產品(稅率25%)、新近宣布的汽車及零部件(稅率同樣為25%),以及銅、藥品、半導體、木材、黃金等商品,此外,還包括美國無法自給自足的特定礦產與能源資源。
(二)對華舉措及引發的疑問
這里有一個致命疑問:34%是新增還是疊加呢?中國此次的反制關稅高達34%。然而,這一稅率究竟是基于原有稅率之上的增加,還是全新的獨立稅率,目前尚不明朗。行政令中并未對此進行明確說明。從外媒的報道來看,業界傾向于認為這是在原有20%關稅基礎上再疊加34%,總計達到54%。但媒體的觀點亦未能清晰闡述2019年之前的301關稅是否包含在內,因此,仍需等待官方的進一步明確。
(三)市場驚現預期差黑洞,關稅超預期,新興市場或將首當其沖
此前市場比較樂觀。高盛預測的平均稅率為15%的對等關稅,而Morgan Stanley則預計對中國和歐盟的關稅將升級,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則有所降低。JPM與UBS則認為,對等關稅將使美國的整體稅率上升約4個百分點。但是實際關稅最高達60%,預計的結構性調整變成了全面開戰。新興市場或將承受最為直接的沖擊。5大顛覆性的影響你必須知道。
1.全球供應鏈地震:蘋果特斯拉成本暴增
消費電子:iPhone、MacBook等產品面臨10%-25%成本飆升,蘋果或被迫漲價或轉移產能轉至印度
新能源汽車:特斯拉中國出口車價或暴漲30%,歐洲車企同樣遭重創
精密制造:半導體設備、機械零部件跨境物流成本激增50%以上,ASML光刻機對華出口關稅達27%,中芯7nm擴產計劃恐流產。
2.美國通脹炸彈倒計時:美國CPI或破5%
沃爾瑪預警:服裝、家電價格將再漲15%-20%
美聯儲緊急轉向:9月加息概率飆升至40%(原預期為降息)
普通家庭年支出暴增$3000,中產階層"消費降級"潮來襲
3.中國制造生死局:這些行業最危險(附名單)
4.地緣經濟"重新洗牌"
歐盟:啟動"反制工具箱",擬對哈雷摩托、波本威士忌加稅
東南亞:越南、泰國對美出口激增200%,但面臨"關稅轉移"審查
墨西哥:成最大贏家,對美汽車出口份額預計翻倍
5.資金緊急避險,金融市場"大逃殺"?
對于金融市場影響最大的為人民幣離岸匯率單日暴跌600點,央行緊急拋售美債維穩。黃金業突破$2500創歷史新高,比特幣更是24小時暴漲18%,成新避險資產。但是更深遠的潛在影響在于以下幾點。
短期來看,市場的風險偏好與情緒在短期內或將迎來顯著的轉變,避險交易或將占據上風。
由于相關政策是在美股收盤后才得以公布,因此對美股的直接沖擊相對有限。然而,盤后的期貨市場卻已顯露出大幅下挫的跡象,納指與標普500期貨的跌幅均逼近4%的關口。其他國家,比如我國,韓國、日本、越南,以及港股市場等,還有那些高度依賴外需的個股,尤其是那些影響的標的,都可能面臨階段性的承壓。美元的疲軟、美債利率的急劇下滑,以及黃金的走強,均成為了避險情緒升溫的鮮明注腳。
中期的來看,此類政策或將加劇滯脹的風險。
關稅的猛然提升,無疑會給美國的供給側帶來更為沉重的通脹壓力。根據PIIE先前的測算,即便是全球基線關稅提升10%,對華關稅提升60%,若再疊加反制措施,美國2025年的通脹水平或將被推高近2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美國的通脹率或在年底時攀升至4%-5%的區間。
資料來源:PIIE
在這樣的情境下,美聯儲的降息空間將受到嚴重擠壓(目前市場仍預期6月降息的概率高達60%)。尤其是考慮到鮑威爾的任期將于2026年5月屆滿,美聯儲的調控手段或將受到更多限制。若美聯儲難以通過快速降息來應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類似于2022年的情形),美國經濟在中期內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滯脹風險。
從長期來看,此類政策或將嚴重削弱市場的政策信心。
過去三年里,支撐美國與美股市場的三大宏觀支柱,除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外,還有全球資金持續流入所帶來的再平衡效應。然而,政策的隨意性與潛在的破壞性,或將加劇市場對于美國政策走向的長期憂慮。這種憂慮甚至可能引發部分資金的流出,進而加劇美元的疲軟態勢。
今天的A股市場也是應聲下跌,但是對于我國的A股市場來說,短期市場可能還會擾動,企穩需要時間,大家需要點耐心,但是中國政策托底一直都在,國家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的政策支持資本市場的穩定。
1)流動性支持與資金注入
l國家隊增持擴容:中央匯金、社?;鸬瘸掷m增持A股(尤其金融、科技板塊),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初累計投入超2000億元。
l定向降準與再貸款:2024年12月央行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部分用于支持資本市場流動性。
2)交易機制優化
l限制做空工具:2024年10月收緊融券業務,提高保證金比例,暫停部分高頻量化交易權限。
l減持新規升級:要求破凈、破發或連續三年未分紅的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2025年1月生效)。
3)IPO與融資監管
l階段性收緊IPO節奏: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A股IPO數量同比減少約35%,優先支持“硬科技”企業。
l再融資審核趨嚴:限制業績下滑或負債率過高企業的再融資申請。
4)長期制度性改革
l新“國九條”深化落實(2024年4月發布):2025年重點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強制退市標準細化(如營收低于1億元且凈利潤為負)。
l分紅強制化:要求滬深300成分股公司分紅比例不低于凈利潤的30%(2025年起試行)。
而且國家承諾的平準基金隨時準備入市救市,所以短期的恐慌帶來的更多的是機會。我們有句話說得好,買在人心惶惶時,所以靜待時機,下跌就是機會,中國的估值一直都是全球市場的價值洼地,世界對美國市場的擔憂導致的美元外流,對中國股市也是一大利好。
截至今天,標普500指數動態PE 21.3倍(近10年85%分位),而我們滬深300指數PE 13.2倍(近5年40%分位)。香港市場的估值就更低了,比大陸便宜20%。
至今,市場其實調整的很深了,尤其是國家政策一直鼓勵的科技產業和Ai產業,這次調整快到到達年前的低點,我們可以回溯下歷年國家的鼓勵的新能源產業也是一波三折的上去的,但是每次下跌就是建倉機會,對于這些產業,今天的情緒消耗完市場見底速度就很快了。
關稅大棒下我們可以關注黃金、軍工、農產品,有色,科技等板塊的投資機會。當然為了保險起見,也建議大家做到均衡配置,紅利高股息的藍籌股優先配置。
最后你認為54%關稅會落地嗎?留下你的看法
A. 真核彈
B. 談判籌碼
C. 選舉噱頭
你選哪一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