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宣布當日國家緊急狀態,并簽署了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政令,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的關稅,一場世界貿易戰正式打響!
最開始以為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和韓國當年戒嚴一樣嚴重,后來仔細一看原來是特朗普打著關稅的算盤。
美國在1977年通過了一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IEEPA),該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可在國家處于“不尋常狀態且面臨極其嚴重威脅”時,宣告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無須得到國會批準。
也就是說,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后,總統直接可以繞開國會,不需要漫長的國會修改立法流程對他國發起現有法律授權之外的制裁。
所以這次必須要先進入緊急狀態,才能宣布新的關稅政策。
之前美國啟動對伊朗、俄羅斯的制裁時都是先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后才開始的。
對我國企業,如華為和TikTok的打壓也是靠進入緊急狀態而繞開諸多國際貿易規則。
美國將于4月5日開始征收10%的關稅,在4月9日開始在某些國家征收更高的關稅。
在完整的關稅清單里,中國在榜單第一。
特朗普宣布進入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同時還表示五十多年來,美國“遭到遠近各國、包括朋友和敵人的洗劫、掠奪、強奸和搶劫”。
這就看不懂了,搞得好像美國成為受害者。
其他國家還在抱怨一直受美國的欺詐和剝削,特朗普卻反過來說美國一直被其他國家掠奪和搜刮,到底哪個國家是受害國。
特朗普還表示“這是我們的經濟獨立宣言。”
美國經濟還沒有獨立?
特朗普是不是還覺得現在的美國是當年那個冷戰時期的美國呢?
這次關稅政策表面上是‘對等’,實際上就是‘美國優先’的升級版。
其他國家要么忍,要么反制,最終全球貿易的成本都會增加。
最終受傷的只有消費者。
而且所謂的“對等”跳躍根本不對等。
比如對所有國家先收10%的最低關稅,然后再對貿易逆差大的國家額外加稅,像越南最高可能面臨46%,柬埔寨甚至可能被征49%。
這哪是對等?分明是看人下菜碟。
連盟友也沒有放過,歐盟20%,英國澳大利亞10%,韓國25%,日本24%。
做美國的朋友是危險的,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一些國家可能會選擇正面硬剛。
當自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時,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比如原本和美國貿易往來密切,在某些產業上有很強競爭力的國家,它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出臺反制措施,對美國的商品也加征關稅。
還有些國家可能會選擇抱團取暖。
這些受波及的國家會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形成一個聯盟,大家一起商量對策,互相協調貿易政策。
也有國家會嘗試開辟新的市場。
既然美國這邊設置了關稅障礙,那咱就另尋出路。
像是一些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很猛,市場潛力巨大。
不過新西蘭國家是第一個投降。
倒不是新西蘭慫,是因為新西蘭太依賴出口過日子。
主要靠賣牛奶、牛羊肉賺錢:全國30%的收入靠出口。
如果真的和美國打貿易戰,相當于砸了自己飯碗。
所以現在忍著不撕破臉,回頭還能悄悄找對方商量:“兄弟,上次那事兒能不能打個折?”
但要是掀了桌子,以后連談判機會都沒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貿易戰沒有贏家。
2018年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時,美國農民和消費者成了買單者。
全球化就像一張復雜的網,強行扯斷某一根線,整張網都可能散架。
任何筑墻者,最終都會困死在自己建造的圍墻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