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楊書劍履新華夏銀行董事長:以穩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年2月27日,金融業迎來重磅人事變動——北京銀行原行長楊書劍正式履新華夏銀行黨委書記,并將按程序接任董事長一職。這位擁有27年北京銀行從業經歷的“金融老兵”,帶著“穩健派”掌舵者的豐富經驗和數字化轉型的前瞻視野,為華夏銀行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注入強勁動能。
深耕城商行的“戰略家”:從北京銀行到華夏銀行的跨越
楊書劍的職業生涯堪稱中國城商行發展的縮影。自1998年加入北京銀行前身北京城市合作銀行以來,他親歷了該行“更名、引資、改制、上市”的全過程,從基層業務骨干逐步成長為戰略決策者。擔任北京銀行行長的八年期間,他推動總資產規模突破4萬億元,穩居城商行首位,更以數字化轉型統領“五大轉型”,打造出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特色品牌。北京銀行在公告中評價其“勤勉盡責,銳意進取”,正是對其戰略執行力的高度認可。
此番掌舵資產規模超4.38萬億元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楊書劍面臨的不僅是舞臺的擴大,更是戰略升級的機遇。華夏銀行作為綠色金融“國家隊”,綠色信貸余額達8600億元,跨境服務網絡覆蓋“一帶一路”72個國家,與北京銀行在區域深耕、科技賦能方面的優勢形成天然互補。業界普遍認為,兩家北京市屬金融機構的協同效應,有望構建“城鄉服務+科技創新+開放金融”的立體化發展格局。
接棒“量質齊升”的華夏銀行:錨定價值創造新航向
楊書劍接手的華夏銀行,正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2024年財報顯示,該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3%至971.46億元,凈利潤增長4.98%至276.76億元,終結了連續兩年負增長;不良貸款率降至1.6%,撥備覆蓋率提升至161.89%,資產質量攻堅戰成效顯著。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綠色貸款、科技金融貸款增速分別達42%和35%,零售AUM突破1.2萬億元,彰顯出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的戰略轉型決心。
履新伊始,楊書劍已迅速展開調研部署。在信用卡中心調研時,他明確提出“精品化戰略”“集團化協同”“精細化管理”等五大要求,強調“不盲目追求規模,專注高素質客戶經營”,這與華夏銀行近年推動的“有質量的增長”理念高度契合。行長瞿綱補充的差異化發展策略,更顯示出新管理層對業務結構調整的清晰規劃。
穿越周期的“三碗飯”哲學:在寒冬中培育增長新動能
面對銀行業凈息差降至1.52%的歷史性挑戰,楊書劍早年提出的“政策飯、風險飯、特色飯”理論更具現實意義。在北京銀行期間,他通過深化科技文化金融特色,打造了穿越周期的韌性;如今在華夏銀行,其綠色金融優勢與數字化轉型基礎(金融科技投入占比2.1%)將成為新的突破口。正如他在北京銀行年報致辭中所言:“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這種戰略定力與27年積累的風控經驗,將成為應對復雜環境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期待,這位兼具穩健風格與創新思維的掌舵者,能夠帶領華夏銀行進一步強化“綠色+跨境+供應鏈”的差異化標簽,在股份制銀行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華夏銀行與北京銀行的戰略聯動亦可能催生“1+1>2”的化學反應,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
從城商行標桿到全國性股份行的跨越,楊書劍的任職既是個人職業生涯的重要躍升,也是中國金融業人才流動與戰略升級的生動注腳。在銀行業轉型攻堅的關鍵時期,其倡導的“穩健創新”理念與華夏銀行的資源稟賦若能深度融合,或將書寫一段“老將開新局”的行業佳話。正如他所堅信的——“看到未來方知未來已來”,華夏銀行的新篇章值得期待。
來源丨經濟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編輯|鄒貓小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