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李瓶兒屬羊
有說法稱:屬羊的女子命不好,尤其是婚姻。持這種觀點的人,還會舉出若干實例,如:劉曉慶、章子怡、三毛、程琳、那英、于文華……等等屬羊的名女人,婚姻似乎都不順。還有種更惡毒、離奇的說法:男屬羊,黃金堆屋梁,出門不用帶口糧;女屬羊,命根強,克夫克爹又克娘。
不過,這種說法、不僅不信命理的人懷疑,就是幫人推演命理的算命先生也持有異議。因為在命理占卜理論中,人的命運得看“生辰八字”。
所謂“生辰八字”指的是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和時辰四個項目(叫四柱),每個項目分別對應天干和地支兩個字、從而得出來八個字,叫做“生辰八字”。這八個字還只是初始參數,要按照這八個字再對照五行、經過一系列推演計算,才能推斷一個人的命運。
屬羊,僅僅確定了四柱里年份的地支“未”;“八字”當中只明確了八分之一、連一撇都沒有。僅憑八分之一的參數就推斷一個人一生運程,別說算命的半仙、就算真有神仙也做不到。
可是,為什么會有屬羊不吉利的傳言呢?廣為流傳的說法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屬羊不吉利,是因為袁世凱。
袁世凱屬羊,生于1859年陰歷八月十五。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逆勢而動、登基稱帝。老百姓痛恨無比,暗地里詛咒他說“八月羊挨刀殺”。后來,這話被引申為羊年出生的人不吉。
但這個說法經不住推敲。1920年,魯迅的三弟周建人在《新青年》發表文章,談及紹興風俗時,說當地流傳一句話,叫“男子屬羊、貌堂堂,女子屬羊、守空房”。
魯迅的妻子朱安
他講這個故事,是因為魯迅曾被這個說法影響過。1897年,在魯迅16歲時,其母周瑞給他訂一門親事,女方是周瑞娘家侄女,叫琴姑。可到換八字時,周瑞反悔了,因為琴姑屬羊,她怕克了兒子,便重新選了朱安當兒媳婦。朱安生于1878年,屬馬。
1897年中國尚處于清朝;而袁世凱稱帝,是在1915年。所以,從時間上說,“屬羊不吉”的說法不應該是從袁世凱開始的。
另一觀點是:“羊年不吉”是因慈禧太后而起。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屬羊;她手下兩大權臣曾國藩和李鴻章都屬羊,她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也屬羊。
彼時值清朝末年,統治階層腐朽沒落,對外喪權辱國,對內橫征暴斂。于是,革命黨趁機宣傳說:屬羊的人會給國家帶來災禍。他們試圖從命理迷信的角度來動搖清廷的統治。
當然,這個說法也不準確。清朝有一部小說流傳甚廣,名為《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是從1795年(嘉慶元年)動筆的,寫到1815年(嘉慶二十年)。小說第十二回《雙宰輔暢談俗弊,兩書生敬服良箴》中,就提到過一句俗語:“俗傳女命,北以屬羊為劣、南以屬虎為兇。”
同時代一位蘇州名士吳熊光,在《伊江筆錄》里談及蘇州民俗說:“吾鄉俗多拘忌,凡女命屬羊者,往往艱于配合,以致捏改年歲。”可見,早在嘉慶年間,民間已認為屬羊為劣。而嘉慶年間時,慈禧太后、曾國藩、李鴻章和李蓮英等人,除了曾國藩以外都還沒有出生。
還有比嘉慶更早的記載。清末民初徐珂在《清稗類鈔》里講過一個故事。乾隆年間有位拆字算命名家叫做范時行,有人寫下個“羲”字問他命理。范時行問對方多大年紀,那人說了年份后,范時行說“羲從羊從我,你這輩子就是屬羊的命,注定終身孤只,不能有妻子,其他前程什么的就更甭說了”。
《金瓶梅》
這樣看來,清朝乾隆年間,就有這樣的看法;不僅屬羊的女子命不好,男子也是孤身之命。李汝珍同時代學者翟灝在《通俗編》中,對五千多個俗詞進行了考證;如“八字沒一撇”、“洗塵”、“撞木鐘”等,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此書刊行后,翟灝朋友梁同書又對此書補充了四百多條,匯成《直語補證》附在后面。其中有一句俗諺:“女子屬羊守空房”,稱引自于明代江元禧的《耳目日書》。好家伙,這一下,又把“屬羊不吉”的說法向前推到了明朝。
明朝最初的記載,在大名鼎鼎的《金瓶梅》一書中。《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黃巾士,西門慶大哭李瓶兒》中,李瓶兒暴病身亡,西門慶請了位姓徐的陰陽先生批書。
徐先生告訴西門慶,稱李瓶兒前世是濱州王家的一個男人,打死了一只懷胎的母羊,所以今世罰做女人,還要罰她屬羊。一個人前世作了孽,今生要遭受的懲罰居然是屬羊!
由此可知,在明朝人的觀念里,屬羊已經不是什么好事了。但是,這也許還不是最早的,因為《金瓶梅》的故事背景是在宋朝。不過,據考證:《金瓶梅》里描述的民風習俗都是明朝的樣子,該書成書的時間也大約為明朝隆慶至萬歷年間。
但再往前找,明前的歷史記錄里,“屬羊不吉”的提法幾乎沒有了。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屬羊不吉”說法在明代才開始流傳起來的。那么,屬羊怎么不吉利呢?這要從相術上說起。
唐朝初年曾有一名非常厲害的相士,名為張憬(jǐng)藏。他的相術水平,據稱能和中華第一奇書《推背圖》的作者袁天罡相當。張憬藏有次見一名叫裴珪(guī)的官員,官員請出小妾趙氏想讓張憬藏看一下面相。
張憬藏實告之:“夫人目修緩,法曰‘豕視淫’,又曰‘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且得罪。”意思就是說,趙氏不是個安分守己的女人。后來,趙氏果然紅杏出墻,被捉奸。
B圖:目有四白
這故事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目有四白”。“目有四白”通俗點說,就是眼白多、瞳孔小,眼珠轉一圈,上下左右都有白的。“目有四白”的典故出自漢朝王符《潛夫論》。其中一篇專講相術,并特意提到:“巽,為人多白眼。相揚四白者,兵死。”
根據此觀點:眼白多的人,會死于兵刃之爭。不過,他說的這種不吉的面相并非特指女性。到了張憬藏時代,“目有四白”后面才多了一句話:“五夫守宅”;意指一個婦人藏了五個姘頭在家里,這種情況何等淫亂啊。
不過,也有一些人將“目有四白、五夫守宅“理解為一個女子先后嫁了五任丈夫;潛在含義當然是,前四任丈夫都”一命嗚呼“了。于是,從唐朝起,“四白”面相逐漸成為女子專屬,稱為淫婦或者克夫的相。
后周王樸在《太清神鑒》里說:“羊睛四白定孤孀。”這話不光把“四白”和“孤孀”聯系一起,也第一次提出比喻:四白之眼,就像羊的眼睛。
到了金朝,又出現一部號稱集相術研究之大成的書,名為《人倫大統賦》,作者是張行簡。此書在相術界的影響極大:清朝編纂《四庫全書》時,將該書排在四部相術書的第一位。
張行簡在《人倫大統賦》里、進一步闡釋王樸理論說“犬羊鵝鴨何足算,雞鼠猴蛇奚可憑”;他的意思就是,如果人的眼睛長得像這八種動物,都不是祥兆。
相術界的超級“權威”《麻衣神相》則又將張行簡的理論又做進一步詮釋:“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至此,“四白”含義被固定下來,不僅指淫亂、也指招禍貧破;不僅不吉利,還明確地和羊發生了聯系。女子與羊,終成一對不吉利的本體和喻體。
羊眼“目有四白”
這種說法一直流傳下來,直到明朝、又從面相向屬相發生了演繹;之前“眼睛像羊的女子命不好”的說法,被延伸成“屬羊的女子命不好”。這種轉變,理解起來并不困難。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以物相類、株連推理的習慣:既然四白的羊眼不吉利,那么屬羊的人、眼睛就是羊眼,一定也會不吉利。于是,屬羊不吉的說法從明朝時開始,一直傳延到了今天。
而事實真相又是怎樣的呢?下面的兩個史實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第一個,是1960年前后的“三年困難時期”。在這個時期生下的孩子,很多人從小就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甚至因此而夭折。三年困難時期是豬年(1959年)、鼠年(1960年)和牛年(1961年),屬羊的沒趕上。
第二個,是“老三屆”,具體指的就是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的三屆初、高中畢業生。他們畢業時無法升學,多數去上山下鄉;后來返城后,很多又找不到工作;等他們臨退休時,“鐵飯碗”又被打破。
“老三屆”的人基本上都是在1947年(屬豬)到1954年(屬蛇)期間出生,也不包括羊。由此來看,說屬羊的不吉其實說不過去;60年來,“最命苦”的人群中壓根兒就沒有他們。
我們再來看屬羊的婚姻。本文開始時,列舉了一些婚姻有變故的、屬羊的知名女性,可是如果把屬相換成其他的,其實也能夠找出來同樣多的、婚姻不順的女性;比如,屬龍的就有鄧麗君、丁玲、趙麗蓉、張曼玉、傅藝偉、龍應臺……
所以,“婚姻多舛”也并不是屬羊的專屬。那么,既然這樣,為什么“屬羊不吉”的說法直到今天還在流傳呢?
這其實和上世紀末的計劃生育政策不無關系。1983年的運動式治理,一年內共有1440萬例墮胎、2070萬例絕育和1780萬例上環,之后生育率出現了下滑,但是到了1980年代末又開始緩慢回升。
1991年,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計劃生育工作遂變成地方政府黨委書記的主要任務,基層一些地方在貫徹落實該決定時扭曲成了“無孩運動”:所有孕婦,無論是第幾胎,無論懷孕多久,一律拉到醫院強制流產、引產,甚至出生后溺死。
1991年為羊年,所以此次運動被稱為“殺羊羔”。從那時開始,“屬羊不吉”這種原本在新中國建國后已銷聲匿跡的傳言又開始沉滓泛起、重新甚囂塵上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