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日凌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郊區代希耶一幢住宅樓遭以軍空襲。黎巴嫩衛生部門消息稱,空襲造成3人死亡、至少7人受傷。據加沙地帶衛生部門3月31日統計,以軍當天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導致41人死亡。最近幾天,在黎巴嫩貝魯特南郊核心區域,以色列持續對真主黨軍事目標實施打擊。同時,以色列軍隊不僅擴大了對加沙地帶的地面行動范圍,還向哈馬斯提出了新的停火條件。以色列近期在中東地區展開多線軍事行動,將通過強大軍事實力重塑地區秩序。
加沙(資料圖)
3月23日,一支由9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急救醫療隊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遭遇炮火襲擊,并連同所乘救護車一起失蹤。30日,其中8名醫務人員的遺體被找到,另一人仍下落不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憤慨地反問:“這種慘劇何時才能停止?”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秘書長查帕甘在聲明中說:“我深感心碎。這些 敬業的救護人員正忙于救助傷患。他們是人道主義者,他們所佩戴的徽章本應能保護他們,救護車也都有明顯 標記,他們本應要回到家人身邊的,卻再也回不了家了。”
36歲的加沙居民穆斯塔法·賈布爾告訴美國《紐約時報》,23日黎明,他們被突然傳來的轟炸聲驚醒。隨后,以色列的傳單“如雨點般落下”,上面寫著要求人們沿著指定路線撤離的命令。新一輪的流離失所開始了。賈布爾回憶稱,“我們沿著沙土路走了近6個小時 …… 有的老人太虛弱了,無法繼續前行,只能被遺棄。還有很多兒童。“拉法地方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3日,大多數逃亡的人步行數英里后抵達汗尤尼斯。然而,由于當地生活必需品和帳篷嚴重短缺,他們依然無處棲身。
加沙(資料圖)
以色列連日來持續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活動,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以軍恢復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19日清晨,抗議者舉著以色列國旗和橫幅等從耶路撒冷西郊出發,步行前往以色列議會大廈。警方在沿途主要路段實行交通管制。下午,示威人群來到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總理官邸附近。新華社記者看到,示威人群截斷周邊多條道路,高呼要求停火的口號,高舉希望結束戰爭的標語牌和被扣押人員的照片。
目前有多個不同團體抗議內塔尼亞胡政府,除了左翼和中間派之外,部分右翼民眾也加入其中。示威者訴求包括:反對解職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局長羅嫩·巴爾、反對解職總檢察長加莉·巴哈拉夫-米亞拉、反對政府重啟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以色列政府一致批準內塔尼亞胡解除辛貝特局長巴爾職務的提議。以多個反對黨及政府監督組織向高等法院提交請愿,要求就此事舉行聽證會。高等法院21日發布臨時禁令,暫停政府解除巴爾職務的決定。高等法院計劃最晚于4月8日舉行聽證會。
抗議人群(資料圖)
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我們想停止殺戮和流離失所,無論代價如何!”家住拜特哈嫩的穆罕默德·阿布·薩克爾在示威人群中喊道。自25日以來,拜特哈嫩、加沙城、杰巴利耶等多地連續兩天爆發示威活動,數以千計巴勒斯坦人走上遍布斷瓦殘垣的街頭,呼吁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在拜特拉希耶,一名示威者告訴媒體記者,他參加示威活動是為了表達“反對戰爭、反對哈馬斯、反對以色列”的心聲。
另據阿拉伯媒體報道稱,在卡塔爾、埃及和美國的調解下,加沙地帶停火協議達成,分三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停火于1月19日生效。報道稱,短暫停火狀態基本于3月初結束,盡管雙方此后都沒有全面爆發沖突,但未能就停火協議的第二階段達成一致。在停火協議的第一階段,哈馬斯釋放了33名被扣押人員,以方則釋放了約180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員。彼時起,哈馬斯一直要求進行第二階段談判,包括永久結束沖突、重新開放過境點以提供援助以及釋放剩余的被扣押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