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困惑:我家孩子嗓音嘶啞、發聲困難,在學校都不愛說話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研究員劉恒鑫提醒您:如果孩子出現嗓音嘶啞、發聲費力、音調異常、響度異常等等,這都是兒童嗓音障礙的表現。
兒童嗓音障礙對兒童的影響巨大,家長千萬不能忽視,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兒童嗓音障礙不單單體現在功能層面的影響,更多會體現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的影響
1. 孩子如果長期嗓音嘶啞會導致自信心受損,不僅影響上課發言,還會影響課后的社會交往,因為嗓音的不適癥狀極大限制孩子的交流與自我表達,最終導致社交退縮;
2. 當學習聲樂或者語言藝術的孩子出現聲音嘶啞而無法滿足藝術嗓音需求時,嗓音嘶啞會限制孩子在藝術嗓音層面的發展。
綜上所述,如果發現孩子嗓音嘶啞、發聲困難、有氣息聲等癥狀超過2周時間,應及時到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請醫生診斷癥狀,再由言語治療師做嗓音功能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嗓音干預方案,盡早解決孩子嗓音問題。
國內外的臨床研究表明,聲帶小結是門診最常見的兒童嗓音障礙類型,也叫做喊叫小結,主要是由于兒童長期大喊大叫,嗓音使用不當所致。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主要從防止孩子經常喊叫開始,不過很多家長在門診主訴,以孩子現在的年齡,根本就管不住,稍不留神他就喊叫起來。如果是這樣,就需要從多個方面行干預調整。
專業指導讓孩子學會科學發聲
1. 孩子要學習怎么科學發聲,主要從呼吸、發聲、共鳴幾個方面協同訓練。這需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的言語治療師對其進行正規的發聲指導,相比較成人而言,通常兒童錯誤的用聲習慣養成時間不長,經過發聲指導會比較快的調整過來。
2. 孩子在醫院學到的是發聲方法,要想養成一個健康的發聲習慣,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學會方法需要不斷的反復練習才能夠讓孩子形成肌肉記憶。
那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呢?
在練習發聲的過程中,需要學會腹式呼吸、前置共鳴等方法,每一步都需要拆解開,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當我們熟悉這一連串的動作要領之后,通過反復練習就可以讓肌肉形成記憶;在發聲時就不需要再仔細琢磨每一個步驟,而是會自動調動起所需要使用的肌肉力量,從而健康的發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家庭環境對孩子發聲的影響
在家庭中,也需要注意孩子的用聲環境。當家長和孩子說話時,要音量適中,不宜過大,因為有些家長和孩子交流時嗓門過大,導致孩子也學著模仿這個音量,從而傷害孩子的嗓子健康。當家長發現孩子聲音有問題,經過醫生診斷確診為聲帶小結或因不當用嗓引發的發聲障礙后,家長要積極和學校教師進行溝通,爭取幫助孩子在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下均能夠得到幫助,有效控制其大喊大叫行為。
幫助嗓音障礙的孩子進行情緒疏導
在孩子情緒疏導方面,家長也要引起足夠重視。有些家長反映,孩子經常情緒激動,每當這個時候就會大聲嘶吼,難以控制。其實當家長足夠了解你的孩子時,才能讓情緒疏導更有效,這時要找到孩子情緒激動的原因,是因為某個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還是想引起你的關注?或者是想單純的發泄一下情緒?只有找到情緒激動的根本原因,才能幫助孩子平復情緒,并與其心平氣和的講話。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嗓音障礙的康復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僅需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言語治療師專業的發聲指導,也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充分配合,這是一個醫教融合共同促進的過程。
文字|耳鼻喉頭頸外科 劉恒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