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向堅定地宣稱自己為丁克一族嗎?怎會在51歲之際有了孩子呢?”
此前體操世界冠軍李大雙一直宣稱自己是丁克一族,而如今老來得子,這一消息轟動了整個體育圈與娛樂圈。
大家都在猜想,究竟是什么讓李大雙回心轉意,選擇在老年時候又孕育了一個孩子!
可真相往往更加殘酷。
據網友爆料,此子絕非與李大雙約定丁克的李琳所生育。
而是李大雙晚年反悔,另覓新歡,又得一子......
一、夫妻雙雙相約丁克
李大雙,前中國男子體操優秀運動員、體操世界冠軍、國際級運動健將。
1973年,李大雙與其雙胞胎弟弟在湖北仙桃市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誕生。
父母二人都是做的搬運貨物的工作。
母親還是臨時工,薪水非常微薄。
在兄弟倆6歲時,父母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讓兄弟二人有份事情做,所以便將兄弟二人送去練習體操。
兄弟倆天生身體素質好,跑得快,跳得高,翻個跟頭都不帶喘氣的。
7歲那年,他們被體操教練丁夏鵬一眼相中,帶進了體校。
每天早起晚睡,翻滾、跳躍、吊環,啥都得練。
但兄弟二人也是真能吃苦,從沒喊過累。
10歲時,李大雙進了湖北省體操隊,16歲又入選了國家隊。
李大雙用一塊塊的獎牌證明了自己的努力與實力,打響了自己在圈子內的名號。
然而李大雙在事業上春風得意,感情生活上可就不盡然了。
李大雙的首任妻子為石萱。
她是一個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專業地地道道的北京學霸。
二人的相識,大抵是在1995年前后。
彼時石萱正懷著對愛情的羞澀與渴望,而李大雙當時也是剛剛嶄露頭角,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時代新星。
兩人在朋友的一場聚會上相識。
李大雙深深為石萱身上的知性氣質所傾倒,石萱對李大雙的事業與成就亦崇敬有加。
幾番交談下來,兩人發現彼此志趣非常相投。
李大雙便對石萱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主要就是吃飯、逛街和看電影三件套。
雖然這個撩妹手段是俗套了點,但架不住石萱情竇初開,對李大雙又是非常中意。
于是,未過多久,二人便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石萱仿若脫胎換骨一般,搖身化作李大雙事業上的得力助手。
兩人合伙創立了數家公司。
石萱出色的管理經驗讓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
只可惜這對十分登對的夫妻后來不知什么原因也選擇了好聚好散。
后來,李大雙與李琳相遇。
1971年,李琳降生于安徽的一個普通家庭中。
高中時期,李琳由于數學成績差強人意,遂萌生了報考藝術院校的念頭。
李琳長相出眾、條件優越,瓜子臉、杏仁眼、高鼻梁。
1990年,李琳得償夙愿,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她容貌出眾,且極具表演天賦,在大學就讀期間便收到眾多電視劇的邀約。
1995年,李琳參演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飾演山杏一角。
這部電視劇使觀眾記住了李琳之名,而她亦于1996年榮獲第1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獎。
可以說,年僅24歲的李琳此時前途一片璀璨光明。
只可惜李琳完完全全就是個“戀愛腦”,心甘情愿為對方傾其所有。
在拍攝《遙望查里拉》期間,她有幸結識了導演王小列。
戀愛期間,李琳完全圍繞著王小列打轉,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工作。
甚至最后兩人也只是在家人的催促下簡單結了婚。
但是婚后李琳堅持丁克,兩人便因生育問題產生分歧,最終以離婚收場。
自擺脫王小列之后,李琳的作品數量顯著增加。
然后李琳本有重回演藝巔峰的機會時,她又陷入了與李大雙的戀情。
李大雙對李琳關懷備至,讓李琳再次嘗到了愛情的滋味,甘愿成為他的籠中雀。
婚后,李大雙對李琳關懷入微,精心照料。
他事無巨細地體貼著李琳,無論是生活起居還是情緒起伏,都被他放在心上。
李琳宛如是他捧在手心里的稀世珍寶,時刻享受著他無微不至的呵護。
李琳不用出去拍戲,李大雙自己的體育事業就完全可以撐起這個家。
甚至為了照顧妻子的想法,李大雙也和妻子一樣堅持丁克。
彼時的李大雙認為身邊有妻子陪伴足矣,孩子只會是牽絆。
只是誰曾想李大雙的打臉竟會來得如此之快呢?
二、老來反悔是為何?
3月30日,一場馬拉松賽事在湖北仙桃盛大啟幕。
李大雙的弟弟李小雙曬出了自己參加開幕儀式的照片。
值得關注的是,眾人詫異地發覺,他竟然推著一輛嬰兒車參加馬拉松。
嬰兒車內是一個三個月左右大的嬰兒,臉型、鼻子和下巴都與李小雙十分相似。
于是網友們大膽懷疑,這個嬰孩乃是李小雙的。
然而,李小雙隨后曬出的一組照片,卻讓網友驚愕不已。
照片里,李大雙與李小雙兄弟二人懷抱著一個嬰兒,且分別被標注為“爸爸”和“小爸”。
看來,這個孩子竟是51歲的李大雙的。
他莫非不是丁克一族?
再者,李琳比李大雙年長三歲,莫非為高齡產婦?
好奇的網友不禁翻出李大雙以往的社交內容。
結果發現,賬號中的孕婦雖臉部已打碼,可單看身材,根本就不是李琳。
倒仿若李大雙新娶的小嬌妻一般!
如今看來李大雙還是熬不過寂寞,做不了丁克。
于是他選擇與李琳離婚,并且另娶他人,還成功地實現了老來得子。
三、婚姻抉擇,理當審慎
在體育明星李大雙51歲高齡得子的新聞背后,隱藏著一段令人唏噓的婚姻故事。
這對曾經以丁克盟約締結連理的夫妻,最終在人生暮年分道揚鑣。
這個看似普通的家庭變故,實則折射出當代婚姻中承諾與現實的尖銳碰撞,更揭示了丁克群體面臨的深層困境。
男性在生育年齡上的生理優勢,往往成為背叛承諾的客觀條件。
就像李大雙在50歲高齡仍能通過再婚獲得子嗣,而同齡女性卻要面對生育極限的殘酷現實。
這種天然存在的不對等,宛如一顆潛藏的種子,悄然埋下了婚姻破裂的隱患。
一句“我要做丁克”這樣簡簡單單的承諾,卻像一張沒有來得及支付的賬單,終是讓兩人都付出了代價。
人們每個階段所面臨的和所感悟的都有所不同,年輕時的承諾似乎到了晚年就可以被輕易背棄。
李大雙扛不住社會的壓力,抵不住父母的嘮叨,也熬不過膝下的寂寞,最終選擇了違逆誓言。
他如今在事業上卓有建樹,且于暮年喜得貴子,這般境遇,可謂人生圓滿了。
可是當初與他一起信守承諾,錯過最佳生育期,如今身邊空無一人,境狀凄慘的李琳呢?
她是否應該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只可惜李琳現在面對的只有冰冷的、空蕩蕩的房間。
若是婚姻選擇再謹慎些,或許當初李大雙與李琳要是能簽訂一個有關丁克的婚前協議或保障,李琳的晚年生活可能還會得到一點溫暖。
就比如德國《同性伴侶法》中關于"關系破裂補償"的條款就值得借鑒,通過法律手段平衡婚姻中的機會成本。
婚前協議不應止于財產分割,更需涵蓋生育權變更的補償方案,讓違約方付出應有的代價。
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我們需要以更寬容的視角理解婚姻選擇,
但寬容不應成為背棄承諾的遮羞布。
丁克與否從來不是衡量婚姻成敗的標準,
但在做出選擇時,我們必須清醒認知其中的風險與責任——
這既是對伴侶的敬重,更是對自我人生的莊重承諾。
事已至此,無法挽回。
但只希望女性無論何時都不要失去自我,更不要用自己的事業來遷就愛情。
只有活出自我,才能享受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