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短視頻,一位去日本打工的網友配了這樣一個方案:在日本、在日本的房頂上,我的青春87塊錢一小時。
有一位同樣出國務工的網友,給出了類似的文案:在以色列、在工地,我的青春140塊錢一小時。
誰說青春沒有售價的?在大多國家,作為青春的一部分,勞動力的價格是公開且透明的。
在我國,部分企業實施薪資保密制度,加上吹牛不用交稅,這讓我們很難獲取到網友們的真實收入水平。
當然,以青春多少錢一小時為關鍵詞,我們也能從互聯網上找到一些答案,有說5塊7的、有說10塊錢的、有說14塊錢的,也有說20塊錢的。
如何獲得一個準確、且覆蓋更大范圍的數據?
我們可以看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看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看人社機構的企業用工成本、看第三方招聘機構的薪酬數據。
比較而言,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是一個兜底的規定,其對勞動力的影響范圍,要遠超過其他指標。
我們以各地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準,來看看各地勞動者的青春,到底值幾塊錢。
我國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以區縣為單位制定的,這造成在部分城市,不同區縣的標準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此處不考慮這種情況,統一采用最大值,除以每月法定的168小時工作時間,就得到工作一小時的最低工資標準。
當然,如果你的工資,不是按天支付、而是按小時支付的,可以自行查閱各地的小時工資標準,由于其覆蓋范圍小于月薪標準,故不作為參考指標。
按照月薪制的標準,得到全國各地的小時法定最低工資標準,如下圖所示。需要說明的是,在大多地方,這一指標是包括了五險一金的,即俗稱的稅前工資。
到2025年4月,全國各地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換算成小時工資后,均高于10元/小時,即我們的青春,保底10塊錢一小時。
基于168小時的工時,如果法定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020元/月,意味著小時工資達到了12元。到目前為止,低于2020元/月的城市,共有173座。
如果想要實現小時工資14元/小時的標準,法定最低工資標準要達到2352元/月。這樣的城市共有15座,除了北上廣深外,其余均分布在江蘇和浙江兩省。
結合前面的87塊和140塊,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工資在不同國家存在極大的差異,在我國,要遠低于發達國家。
在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勞動更有價值,是實現社會經濟轉型、財富再分配的關鍵因素。
千方百計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寫進了四年一度綱領文件里的。
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或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五天八小時的關鍵因素。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實施的結果又會是怎樣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