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湖北省興山縣峽口鎮普安村的千畝茶園新芽競發,茶農們提著竹簍穿梭在茶壟間,趕著采摘新鮮嫩芽。
茶農們提著竹簍忙著采摘新鮮茶葉。譚紅燕 攝
興山縣地處三峽庫區,種茶歷史悠久,是湖北重要的白茶種植區。近年來,興山縣立足實際,形成了“精品白茶+優質綠茶+特色紅茶”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全縣茶葉種植總面積6.5萬畝,茶產業成為半高山地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興山擁有存活了358年的白茶古樹,是非常好的種質資源。”興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特產服務中心主任胡平說,該縣借助古白茶樹進行品種選育,開展白茶擴繁推廣,同時統一白茶種植技術、加工工藝和“昭君白茶”品牌,并聯合宜茶集團成立湖北昭君茶業有限公司,以市場化運作方式,推動“昭君白茶”走向全國。
目前,興山白茶的種植面積已達2.5萬畝,其中核心產區普安片區(包括峽口鎮巖嶺村、居坪村和普安村)的白茶種植面積達6000多畝,帶動峽口鎮1500余戶茶農增收。
“去年白茶采摘期,僅付給普安村茶農的鮮葉收購款就有380多萬元。”湖北昭君茶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人蔣飛說。普安村茶農王大春介紹,他家去年種了7畝白茶,僅春茶采摘期20多天就收入5萬多元。
今年3月27日,普安村的白茶正式開園,吸引武漢、荊門、荊州等地30多家茶商前來,湖北昭君茶業有限公司也與8家茶商代表簽訂了銷售合作協議。蔣飛說,今年白茶的鮮葉收購價是100元/斤,預計3天產值超過53萬元。
在湖北昭君茶業有限公司標準化加工車間,機器轟鳴,茶香四溢。在制茶工人的熟練操作下,新鮮嫩葉在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一道道工序后完成“蛻變”。“預計今年春茶期,我的月收入又能過萬元。”制茶師傅溫學楚說。
湖北昭君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灊表示,今年計劃進一步“延鏈”,對茶葉粗葉進行深加工。
胡平表示,下一步,該縣將打造集觀光、體驗、展銷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線路,推動“茶文旅”深度融合,提升白茶影響力,助力茶農增收致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