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或許是大多數人進入收藏市場的一個敲門磚,畢竟相對于瓷器玉器之類的古玩藏品,錢幣這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是大眾最容易接觸到的收藏品。另外錢幣的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收藏價格上限高而下限低,既可是天價之物,也能是接地氣的親民價格,入門的門檻較低,是大眾愛好者的收藏起點。
我國的錢幣收藏在清代乾隆之時興起,在民國之時達到一個小高潮,但直至新中國建國,仍未能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錢幣收藏體系,但這并不妨礙人們的收藏熱情。建國之后開始流通使用的貨幣——人民幣也很快的進入了收藏界,并逐漸成為熱點。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央行開始發行紀念幣,至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施行后的四、五年期間,我國在貨幣管理環節上曾出現的工作疏忽所造成一度的混亂狀況,使流通紀念幣樣幣給廣大紀念幣愛好者們帶來了一絲疑惑、一陣驚喜和一份企盼。
★一、樣幣是幣嗎 ★
在人民幣的收藏中,有一類特殊且珍貴的收藏品——樣幣。有人說樣幣是幣,是因為它有人民幣面額,具備貨幣所有基本特征和元素,特別之處在于表面多了“樣幣”二字,其中的一個字還寫明了是“幣”。在民間,錢幣愛好者都認為它是幣,而且是流通紀念幣中的珍品種類之一。
有人說樣幣不是幣,是因為央行從未認為樣幣是流通幣,一直明文規定樣幣嚴禁參與流通;樣幣是貨幣發行機構和商業銀行進行貨幣管理工作時使用的工具。說樣幣不是幣的理由,還因其在社會上顯得十分罕見。由此,樣幣是一類較為奇特的錢幣藏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人民幣樣幣是檢驗人民幣印制質量和鑒別人民幣真偽的標準樣本,由印制人民幣的企業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印制。
《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樣幣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樣幣不具備貨幣職能,禁止流通和買賣樣幣。第六條規定,樣幣由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印制人民幣企業印制。第七條規定,樣幣上印制“樣幣”字樣,紙幣樣幣加印序號及“禁止流通”字樣。
簡單來說,樣幣就是一個檢驗人民幣質量和真偽的標準樣本,是一種工具,它并非真的貨幣,不具有貨幣的職能。樣幣與正式發行的人民幣的區分的方式在于樣幣上印制有“樣幣”字樣,它作為鑒別工具在金融機構內部流通。
★二、樣幣的作用 ★
1984年10月,央行開始發行紀念幣,并稱其功能與現行的人民幣等值流通。這就面臨一個新的情況:群眾不認識。于是,央行就為全國各地的銀行配套了與紀念幣完全一致的、用于比對真偽的標準參照物(樣本),即最權威的貨幣效驗標準。
嚴格意義上,樣幣是在貨幣被確定發行后而鑄造并推出的銀行內部工作幣,與未確定發行貨幣設計草稿性質的“樣幣”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不是一個概念。
★三、樣幣的基本特征 ★
樣幣與同題材的紀念幣在直徑、重量、圖案、文字、面額等方面相同,規格完全一致,唯一區別是幣面鑄有漢字“樣幣”二字。
早期樣幣上的“樣幣”二字與幣文顯得格格不入,字體風格與幣面其他字體完全不同。放大鏡下的“樣幣”二字刻痕明顯,字體雖說不丑,但確實很難看,絲毫談不 上藝術和什么美感。筆者認為這是造幣廠刻意為之,目的是勿讓“樣幣”二字與紀念幣的內容相混淆。從藝術鑒賞角度來說,單“樣幣”二字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后期的“樣幣”二字,字體稍微端莊得體一些,但與錢幣主題文字的字體還是存在明顯的區別。
★四、樣幣是怎么流入民間的 ★
這些原本應靜靜躺在銀行文件保險柜里的工作幣,為什么會“光臨”錢幣市場、進入紀念幣收藏者手中?
根據筆者多年觀察,樣幣流入民間的“線路圖”大致有以下幾條:
1、由于1998年12月央行所進行了全國機構大改革,撤銷了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一級的省級分行以及各地的地一級的市級分行,成立了現在的9大區行和總行及重慶兩個營管部。同時,各商業銀行機構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凡是機構進行大的調整或工作人員的變動,總會給工作帶來一定程度不利影響,客觀上就給樣幣管理造成了空隙和漏洞。
2、在一些地區銀行的個別領導眼里,對樣幣管理的意識不強,樣幣就如同銀行辦公用品中的訂書機、大頭針一樣,特別是在進行行內干部職工崗位調整的前后,最困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安排,只要被調整的干部職工順利穩當到位,還有什么必要去糾纏這些樣幣?加之,相關人員都是一起長期在貨幣發行和出納部門共事的老同事,有時在工作交接上實在抹不下情面硬性追要或清點。
經觀察,在2000年5月條例施行前,央行對不斷流入社會和失散在民間的樣幣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和辦法予以遏制,社會上不斷有各種樣幣出現,到了2004年底2005年初甚至都不時有新版樣幣流出。
真正徹底扭轉樣幣管理混亂局面的是隨著2006年12月《人民幣樣幣管理辦法》的頒布和實行,社會上就看不到新版樣幣了。盡管目前錢幣市場上有高價收購的聲音卻無應音,因為現在的銀行工作人員遵紀守法意識明顯增強了,誰還會干這傻事?
以目前非常有限的造幣企業相關資料計算,樣幣單枚(套)最大制造量是2萬,最小的是0.1萬。
個人認為,樣幣之所以能頻頻炒出爆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它的數量稀少,量少為王是收藏市場的不二法則。我們收藏人民幣是因為它曾經流通于我國的某個時期,是那個時期政治、經濟、歷史和人物風情的見證者,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研究意義,所以才受到收藏者的追捧。樣幣雖然不具備人民幣的功能,卻也和人民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既然已進入了收藏市場,又是數量極少的情況,那說樣幣具備了一定的收藏價值也無可厚非。
至于樣幣值不值這么高的價格,這見仁見智了。收藏一事,本就是唯心的,不少藏友一擲千金,只圖“喜歡”二字。藏友們在收藏的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藏品,量力而行,理性收藏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