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要不是你們反復教我們識別詐騙陷阱,今天公司賬戶就蒸發一百萬了!”3月26日中午12時許,北碚區公安分局水土派出所民警黃玉濤接到轄區某企業財務總監張女士的電話,對方急促的聲音中交織著后怕與慶幸。這個讓專業財務人員都險些中招的“完美騙局”,究竟藏著怎樣的玄機?
時間倒回當天上午11點35分,剛準備午餐的張女士突然被拉入一個名為“重慶某某電子有限公司”的網絡工作群,群內幾名成員的頭像、昵稱竟與公司法人及兩位副總完全一致。“以后工作我會在這個群里交接,各自備注好職位和名字,及時查看群消息,收到回復!”頂著領導頭像的賬號在第一時間發出確認信息的指令,隨后要求張女士給指定公司轉賬100萬。
“何總平時都會先走OA系統,也知道公司的資金轉賬要層層審批,這次怎么...”盯著屏幕上跳動的轉賬指令,張女士突然想起半月前水土派出所社區民警黃玉濤來做培訓時的情景,其展示的正是公司財務常見的被騙套路之一,詐騙話術中的“匯款電子回單”“打款原路返回”此刻正在重演。當對方再次以事情緊急為由催促時,她果斷撥通了法人的私人號碼。
真相令人脊背發涼:這個以假亂真的工作群竟是詐騙分子精心打造的“數字劇場”,所有“領導”均為深度偽造的高仿賬號。“他們甚至把其他的領導也一并拉了進來。”張女士心有余悸地回憶道,“還好我及時進行了線下確認,沒有被騙。”
這場驚心動魄的攻防戰,實則是北碚警方近期開展反詐專項行動的實戰檢驗。今年以來,北碚警方創新推出“靶向宣防”機制,針對轄區331家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定制化培訓。
“現在,我們正在對公司全體財務人員在內的數百名員工進行反詐培訓。”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張女士則被派出所發展為反詐宣傳的“民間講師”,這場親身經歷的“真假美猴王”騙局也被改編成了培訓的真實案例。
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轄區電信詐騙案同比下降9.09%,其中企業財務類詐騙實現“零發案”,數字的背后是反詐戰線前移至“轉賬按鍵按下之前”的戰略成果。
北碚警方提示:企業要建立“雙通道驗證”機制,所有轉賬指令必須通過線上+線下雙重確認,警惕詐騙分子的“完美復刻”陷阱,實施大額轉賬分級延時審批,全面筑牢“人防+技防”的雙重護城河。(張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