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 見習記者 胡特旗 通訊員 趙佳玲 張好勇
清明,緬懷英烈、慎終追遠的時節,以最深的敬意追憶那些用生命守護平安的公安英烈。他們活在記憶里,離開的地方,一直有人接續奮斗、勇毅前行,奮戰在他們為之奮戰的事業中。
“我們工作的地方以你的名字命名”
2016年,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公安局向陽派出所社區民警李來建,因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9年過去了,轄區的群眾卻從未忘記過他。
清明前夕,走進興義市公安局向陽派出所李來建警務室,社區民警夏合國正拿著毛巾仔細擦拭著李來建生前的榮譽證書。
“心系社區、服務群眾”兩行字,在“李來建警務室”內格外引人注目。
以英模為燈塔,照亮社區警務之路。
今年51歲的羅聰,在清水河派出所工作時就聽說過李來建的事跡宣講。去年7月,他調到向陽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充實城區社區警務力量,成為“李來建警務室”的一員。
向陽派出所管轄區域屬于興義市老城區,轄區面積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萬余人,流動人口較多,鄰里糾紛、婚戀糾紛等求助警情頻發,社區警務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
羅聰負責盤江片區的社區警務工作,他帶領社區警務隊下沉社區,主動深入社區,了解居民的需求,掌握社情民意。今年1月,社區一戶人家因感情糾紛發生激烈爭吵,多次報警。羅聰得知后,聯合司法、綜治等部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成功調處。
和其他同志一樣,羅聰深切緬懷李來建的同時,更多的是在延續他未竟且熱愛的公安事業,更多的是用擔當付出去做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在開展社區工作時,羅聰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告知社區群眾,群眾需要幫助可以隨時聯系他。
在向陽派出所轄區,英模精神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社區民警的心田。他們以英模為榜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守護著社區的平安與幸福。
如今,向陽派出所社區警務隊民警發展到了7人,扎根社區、服務群眾,心里始終裝著群眾、想著群眾,滿腔熱忱、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是向陽派出所民警的莊嚴承諾。
“龍山連續幾年沒有偷牛盜馬的案件了”
1999年12月,安龍縣公安局龍山派出所民警王登進在追擊盜牛歹徒過程中被對方刺中,英勇犧牲,年僅22歲。
龍頭大山,重巒疊嶂、延綿不絕。沿著蜿蜒的水泥路前行半小時,來到了龍頭大山上的母龍山,這里是安龍縣公安局龍山派出所王登進犧牲的地方。
一路上,筆者看到到處都是牛群,卻不見放牛人。
“現在牛放在山上,十天半個月上山看一次,完全不擔心偷盜……”納黑村黨支部書記王周將說,現在治安大變樣了。
同行的民警叫王仕峰,是巧嶺村、半坡村等4個村居的社區民警,今年是他在龍山派出所的第10個年頭。
“走的時候很年輕啊。”王仕峰說,那時的他從派出所老師傅口中聽過王登進的事跡。
龍山鎮下轄13個村居社區,2.8萬名群眾在這里安居樂業。
近年來,派出所牢固樹立“派出所主防”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聯動開展排查風險隱患、調處矛盾糾紛,推動基層基礎工作提檔升級。
王仕峰負責派出所的社區警務工作,在下社區工作中,他與社區干部、網格員緊密協作,共同開展治安巡邏、矛盾調解、信息收集等工作,這種“零距離”的服務模式,不僅增進和諧警民關系,也是防控發案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烈士精神是永恒的財富。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將英烈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王仕峰說,在派出所榮譽室掛著群眾贈送的錦旗,這一面面錦旗背后都凝聚著派出所民輔警的汗水與智慧。
2024年,派出所警情同比下降17.45%,盜竊類案件同比下降46.67%,治安狀況持續良好。
“派出所工作跟以前不一樣了,派出所主防,民警的工作實現從‘累死三郎’到‘閑嘮家常’的轉變。”王仕峰說,現在派出所深耕主防之路,通宵處警的情況基本沒有了,偷牛盜馬的案件已經連續3年零發生。
時代在變,警務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變,先輩的精神卻始終不變,循著英烈的足跡,龍山派出所民警輔警以堅定的步伐,追光前行。
“掛念的百姓一直有人在悉心守護”
駕車行駛在蜿蜒的209省道上,曾經深不見底的河谷,如今已是草木蔥郁,一片生機盎然,這里是望謨“606”三位烈士犧牲的地方。
2011年,望謨縣公安局打易派出所民警向翔、何會洋、劉克莊在特大山洪中轉移群眾時壯烈犧牲。三名同志被批準為“革命烈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
如今十余年過去,“三烈士”的精神仍在派出所延續,他們心心念念的那一方百姓,依然有人在為他們悉心守護。
黃欣業是打易派出所副所長,案件辦理出身的他一年前才調過來工作。
“高中畢業那年,我聽說了‘三烈士’的事跡,心中十分敬佩,跑到街上為他們送行,結果擠不進去,街上全是自發來為英雄送行的百姓。”他沒想到,十多年后,自己會來到“三烈士”工作的地方,繼承英烈遺志,續寫英雄榮光。
以前,黃欣業總是表情嚴肅,和犯罪分子過招;現在,他更多的是和群眾打交道,變得愛笑了。“面對群眾可不能繃著臉,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他說,所里面的同志都覺得有責任也有義務把“三烈士”的精神傳承好、發展好。
凝聚奮進力量,循跡前行。他們是如何做的?
打易派出所給出的答案:傳承英烈精神,守好百姓平安,既要憑借人民公安的赤膽忠誠、一腔熱血,還要以真心換民心,真正為群眾著想。
打易鎮位于望謨縣北部,素有望謨“北大門”之稱,有14個行政村,150余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9萬余人。轄區的209省道路段,山高谷深,屬于交通事故多發、高發路段,加上打易鎮與安順市紫云縣相鄰,又是望謨通往安順、貴陽等地的交通咽喉,治安形勢十分復雜。
為此,打易派出所不斷完善轄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探索構建“鐵腳板+大數據”的現代警務模式,將轄區科學劃分為三個警務區,深入推進“平安黔哨”前端感知設備智能化建設和升級改造,建立“社區民警+輔警+警務助理+村組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等力量構成的義務巡邏隊,開展信息采集、巡邏防范、矛盾調處等工作,隨著轄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打易轄區再無洪災出現,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2025年以來,打易鎮接報治安案件數同比下降89%,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67%,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記住他們的樣子,接續奮斗前行。打易派出所在崗的民警、輔警繼承革命烈士遺志,正全心全意服務著211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群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