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東升西降成為了我聽到頻率最高的詞匯。這一邏輯后續(xù)究竟還能否延續(xù),又會對 A 股產生多大影響呢?趁著假期有時間,我來給大家詳細梳理一下。
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文章最后一部分內容堪稱精華所在,大家可千萬別錯過。
一,是現實?還是陷阱?
東升西降這一觀點,被越來越多人掛在嘴邊,就連外資的看法,也愈發(fā)朝著這個方向靠近 。
然而,市場真會買 “東升西降” 敘事的賬嗎?
這里給大家梳理了相關歷史數據。
篩選條件一:恒生指數單月漲幅超 5%,同時標普 500 單月跌幅超 5% 。
篩選條件二:恒生指數在兩個月內漲幅達到 20% 及以上,而標普 500 在兩個月內跌幅達到 3% 及以上。
經觀察可知,美股下跌期間,A 股與港股大幅上漲的歷史概率極低,不足 10%。
誠然,紀錄本就是為了被打破而存在,只是,這次會成為打破紀錄的契機嗎?
二,資金的態(tài)度才是關鍵
不少人糾結東升西降到底會不會發(fā)生,實則這并非關鍵,關鍵在于敘事邏輯能被資金認可。
投資市場里,很多人缺乏完整投資理念,習慣跟風,別人怎么做自己就跟著做,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應。
咱們來股市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盈利,甭管市場如何變化,能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大家想想,股票市場里主要有四類資金:郭嘉隊、產業(yè)資本、機構以及散戶。散戶若想盈利,目標是與其他資金對著干嗎?顯然不是!
散戶得明確自身定位,只要能跑贏其他散戶,就算成功。
說白了,甭管行情好壞,重點在于股票是否處于機構強勢階段。
可能很多人覺得散戶難以察覺機構資金的動向,這該如何是好?
實際上,隨著計算機技術進步,特別是量化分析普及,完全能夠借助量化大模型對交易行為數據進行分解、記錄、保存和比對,進而分析出機構資金的行為,請看下圖:
大家留意圖底部的橙色柱體,它代表「機構庫存」數據,反映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橙色柱體持續(xù)時間越久,表明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數量越多,也體現出機構資金越發(fā)看好這只股票。
從這張圖能清晰發(fā)現,當「機構庫存」數據消失,股價就持續(xù)走低;而「機構庫存」數據活躍時,股價則持續(xù)上揚。
所以,不論行情如何變化,若想緊跟市場節(jié)奏,關鍵在于判斷股價是否處于機構資金強勢階段。
原因很簡單,要是一只股票始終有機構大資金參與交易,怎么可能是大家不看好它呢?顯然不是!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fā)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