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害怕了?在準備什么退路?美國如何力挺李嘉誠?美國財團如何表態?
對于李嘉誠對美國財團出售43個港口事件,中國市場監管部門終于決定展開相關調查。消息傳出后,李嘉誠集團作出一個重要決定,暫緩同美國的談判,本周之內都不會簽字。據悉,雙方原定于4月2號簽字,如果在7月份之前,還不能簽字的話,這筆交易估計就要涼了。如此大型的一筆交易,又是極端重要的港口基建交易,原本就需要得到監管部門的許可,如果李嘉誠擅自簽字,那么監管機構就可以判定這筆交易違法,可以直接撤銷這筆交易。這也是李嘉誠妥協的最重要原因,監管機構也不得不出手,因為這筆交易將會帶來眾多的危害,其危害包括但是不限于中國的海上貿易安全、“一帶一路”政策的發展甚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安全,如此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事情都有權進行阻止。
李嘉誠害怕還包括另外一個原因,近11天以來,李嘉誠旗下的4大集團,其股價就蒸發了780億港元。要知道,美國跟李嘉誠的這筆交易,也不過才以228億美元成交,約等于1774億港元,現在交易要涼了不說,其股票價格還暴跌虧損這么多,實在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如果他真簽字,恐怕其股票還將會繼續暴跌。
關鍵時刻,李嘉誠開始準備退路,讓他的次子李澤楷旗下的公司跟長和集團做全面的切割,不僅業務全部獨立,并且還是“零股權關聯”。這種緊急切割表明,李嘉誠害怕自己的集團在這起風波中全軍覆沒,于是就讓次子李澤楷獨立出去,這件事情與他沒有任何關系,盡量不會波及到他。到時候,李嘉誠集團真垮了,那么李澤楷手中的集團就是李氏家族最后的希望,他們依然可以借此東山再起。
由于交易的暫停,美國也做出了回應。首先是涉及這次交易的貝萊德財團,它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自己的合作伙伴包括地中海航運公司和碼頭投資有限公司,前者是世界領先的航運和物流公司之一,后者則是全球前列的集裝箱碼頭運營商。不僅如此,這篇文章還指出,他們是提高效率的專家,能夠提高基礎設施的盈利,提供更好的服務。很顯然,貝萊德財團這是在洗白這次交易,按照它的意思,這筆交易并不是美國主導,美國也不是唯一的控制方,他們的目的也是為了創造價值,以此來淡化這筆交易的政治色彩。任誰都能夠看出,貝萊德依然想要達成這筆交易。
接下來,特朗普政府也不裝了,一方面,美國國務院也進行了發聲,給中方潑臟水,聲稱中國阻止交易,是怕削弱對巴拿馬運河以及巴拿馬地區的“控制”。另一方面,3月31號,美國政府對6名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官員實施制裁。美國試圖以這種下三濫的方式來給李嘉誠方面撐腰,給中方施壓。殊不知,中方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必將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