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4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啟動大規模聯合演訓,一如預期地震動兩岸。這一次引發島內最大恐慌的,不僅是戰機數量與艦艇編隊,更是海上那一艘艘“不敢靠岸”的液化天然氣(LNG)船。
而根據島內媒體和網民自行追蹤發現,在解放軍軍演啟動當日,多艘LNG船只在接近臺灣港口時被迫轉向、繞圈、甚至掉頭。不僅是去高雄的被擋,連前往臺中的“臺達2號”也在海上畫圈圈。更有網友指出,這些LNG船的航線“貼著大陸海警路線走”,簡直像是被困在解放軍“設下的結界”中——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能源鎖喉戰”,正在臺海海面無聲上演。
這是武力威懾的升級,更是戰略控制力的實戰演練。解放軍過去幾年多次演訓,但本輪行動首次被清晰地驗證了對臺島“能源入口點”的直接干擾能力。這不再是繞飛、封鎖假設,也不是艦機展示,而是實質打擊臺當局命門的“新戰術”。
島內此前便有有識之士發出警告,臺灣高達97%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天然氣在發電比例中占比超過三成。而天然氣運輸,幾乎全仰賴海上航道,尤其是來自卡塔爾、澳洲和馬來西亞的LNG船,必須按照嚴密的時程進港,否則將影響全島供電安全。結果這次演訓才剛開始,天然氣船就掉頭回避,島內社群平臺瞬間炸鍋,有人半開玩笑地說要準備“燭光晚餐”,但更多人意識到:這不只是軍演,這是一次赤裸裸的戰略封鎖預演。
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抗中保臺”,但其能源政策卻把命脈主動交到對岸手中。棄核、反煤、過度倚重天然氣進口,并大肆宣揚“綠色能源烏托邦”,結果形成今天“一船天然氣進不來,全臺停電風險暴增”的荒唐局面。戰略能源的脆弱性暴露無遺,而如今的軍演正是讓這一切破綻徹底攤在陽光下。
然而,更諷刺的是,綠營一些人竟還企圖用“港口繁忙”來搪塞天然氣船繞行問題,結果被網民拿出AIS(自動識別系統)公開航跡數據啪啪打臉,這些船不是排隊,是被封鎖。船不是延誤,是繞道。所謂“正常調度”,不過是掩蓋軍事封鎖已生效的自欺欺人說辭。
這不是小題大做。現代戰爭早已不再是坦克沖鋒與炮火覆蓋,能源、金融、信息、網絡,早就是最前線。而在臺海這樣一個狹窄又極度依賴外部資源的島嶼空間內,能源就是核心命門,天然氣就是最先被“點穴”的那一寸動脈。
有網友一語道破真相:“不用打,只要圍,臺灣就完蛋。”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戰略現實。解放軍此次軍演所展示的,不只是力量覆蓋能力,而是“戰時封鎖精度”——可以不傷一兵一卒,不炸一座電廠,僅靠海空封控與戰略部署,就讓臺灣陷入能源癱瘓。這種“鎖喉戰”比傳統火力打擊更致命、更高效、更難防。
我們再來看所謂的“抗中保臺”策略,這是一種典型的政治口號化空轉。在軍事層面依賴美軍;在經濟層面依賴大陸市場;在能源層面則高舉去核口號卻沒有替代方案,最終落得如今“靠天吃飯、靠船發電”的尷尬局面。一旦危機真的發生,島內連三天天然氣都撐不了,卻還在搞“綠色幻想”與“外交煙霧彈”。
而這次僅僅不過是一次“演訓”,并非正式封鎖,就已經能造成天然氣船集體避讓的現實后果。一旦解放軍真啟動實質封鎖行動,不出72小時,臺灣的能源系統就會出現重大缺口。屆時,不僅是“燭光晚餐”,而是工業停產、交通停擺、通信中斷,一切現代社會運作的根基都將遭到重創。
這就是解放軍所謂的“要域要道封控能力”——以戰為演、以演代戰,用實戰精度驗證作戰方案。而島內民眾,也正在這場演訓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戰爭的陰影,不再只是新聞里的飛彈演示,而是直抵生活中的一口飯、一盞燈。
面對此局,島內必須做出抉擇。繼續沉迷“美援幻想”,任由臺當局編織虛假的安全神話?還是正視現實,回歸和平發展與兩岸溝通的軌道?如果連基本的能源安全都不能保障,又談何“自主”與“尊嚴”?真正的尊嚴,是點得起燈、燒得了飯,不是在國際會議上空喊口號,也不是靠外國軍艦撐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