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12日下午,美國空軍第13航空隊581空中補給與通訊聯隊聯隊長約翰·諾克斯·阿諾德上校帶領十三名手下登上一架RB-29型偵察機從日本橫田基地起飛,21時15分從安東(今丹東)地區侵入中國領空進行戰略偵察和空投反動宣傳品的任務。
從橫田機場起飛的RB-29偵察機
10分鐘后,這架偵察機在安東西北15公里的五龍背火車站附近上空遭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一說是駐華的蘇聯空軍)的米格-15噴氣式戰斗機的截擊,被打成一團火球。阿諾德等人慌忙棄機跳傘——
在米格-15攻擊RB-29的時候,位于地面的許多干部群眾都目睹到了,在他們眼中,RB-29被擊中的時候紅光一閃,很快就變成了一團火焰,打著轉急劇墜向地面,然后十幾個“白點點”從飛機里被拋了出來,在地面上一片喝彩聲中隨風飄向地面。
“美帝跳傘了,馬上出動,一個都不準跑掉!”
在安東市公安局局長的一聲令下之下,幾十名干警騎著摩托車呼嘯著駛出公安局大院,向五龍背地區疾馳而去——
50年代的公安民警
安東市第八區(五龍背區)區委書記親自出馬,進行全區動員,組織了大量的民兵將環繞丁椅山脈的五龍山、古頂子、臭鹿溝、獨木橋等地層層包圍。大量的普通老百姓也自發地參加到抓捕跳傘的“美國鬼子”的行動中來。
50年代正在維護武器的基干民兵
年過半百的傷殘老鐵路工人王金玉在迷迷糊糊的睡夢中聽到鄰居的小伙子嚷嚷著要“抓美國特務去”,頓時就睡意全無,跳將起來用僅有的一只胳膊(他的另一條胳膊在偽滿洲國時期被火車軋掉,沒有得到任何補償,反而被“滿鐵”掃地出門,依靠乞討度日,要不是東北解放,他早就在饑寒交迫中沒了性命,所以王金玉對人民政府和人民軍隊充滿感激)抄起一根木棍就沖出屋子——
剛出村子不久,王金玉就看到路旁的一棵樹上掛著一個降落傘,“他娘的,送上門來了”,王金玉大為興奮,立即加快腳步,孤身向山上尋去——
當王金玉小心翼翼地摸到一個石洞外,看到兩只穿著大皮靴的腳底板在洞里大大咧咧地擺著?!?strong>哎呀,好大個兒,好小子,可把你找到了!”他把頭探進洞里仔細一看,赫然一個美國鬼子躺在里面,王金玉并沒有貿然沖進去,因為他在接受反特教育的時候得知特務身上都帶有手槍。
“狗 日的,給他來個暗箭難防!”
王金玉小心翼翼地匍匐著摸進洞里,摸到了這個美國人的身邊,那個美國人“嗷”的一聲坐了起來,慌忙伸手取槍,結果后背重重挨了王金玉的一棍子,疼得這個“鬼佬”跳了起來,一手抓住槍柄準備把手槍抽出槍套——
“不要動,把手舉起來!”
原來,這個時候民兵隊長王吉生及時率領四個民兵及時趕到,正當那個美國人準備用手槍對王金玉行兇的時候沖進洞里,五支“三八”式步槍的槍口指向了這名美國人,嚇得這名掏槍掏出一半的美國人就勢“噗通”跪倒在地,把兩只手舉得老高,一支“柯爾特”M1911型手槍還在他的右手中,槍口朝天。
“柯爾特”M1911型手槍
38式步槍及其改進型號
經核查這名美國佬的身份牌和證件,證實被抓獲的這名美國人是埃爾默·弗雷德·劉維林上尉,阿諾德機組的領航員。
1951年1月13日,天剛蒙蒙亮,臭鹿溝屯女村民李仙華抱著柴回到家,對自己的丈夫何連貴說:“我去抱柴禾時看見村子外有一個大個子,我向他吆喝,問他是誰?他沒搭理我,反而慌里慌張的往山溝子里跑去了。當家的,你趕緊起來去看看!”
“哎呀,有什么看頭的?你老是疑神疑鬼的。”何連貴睡眼惺忪的嘟噥著,翻了個身,還想繼續睡。
“你呀,就是這么一根筋,昨天晚上公安委員不是來通知有美國特務在附近跳傘了嘛——”
“你個老娘-們凈扯淡,防特、防特,就開了兩次會,特務就像長在你的嘴上了,還有個完沒有!”何連貴不耐煩了。
李仙華見何連貴油鹽不進,就匆匆跑到下屋窗前招呼自己的三表哥蔡連有:“三哥、三哥,山上有個壞人,八成是特務,快起來去看看!”
蔡連有二話不說,立即起身穿好衣服,拿起一把糞叉子就和李仙華一起出了門來到山邊,但這個時候那個大個子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兩人沿著崎嶇的山路往山上搜索,走著走著就看到一個人影從山上跑了下來,但好像發現了他倆一般,這個人就閃身一躲,又不知道哪里去了。
兩人正在緊張搜索的時候,不料一個大漢從側面趕了上來,李仙華正打算抄起棍子就打,但定睛一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丈夫何連貴:“你個死鬼,可把我給嚇壞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特務不特務的我不管,我得管我婆娘!”
于是,三個人由何連貴打頭,李仙華居中,蔡連有斷后往山上爬去,眼看山路越走越窄,又陡又滑,何連貴說道:“干脆咱們分開三路走,別離的太遠,有動靜不要先下手,三個碰面再說!”
三個人分開后不久,細心的李仙華在一棵樹下的雪地上發現了一個大腳印子,李仙華大喜,趕忙將丈夫和三表哥叫來,三個人隨即尾隨著這一趟大腳印子追了下去,一路上走走停停,停??纯矗Y果看到一個小山包后面有煙冒了起來。
“看,那兒冒煙!”李仙華小聲道。
三人躡手躡腳地爬上小山包,探頭張望,果然看到一個穿著飛行皮夾克的大個子正在那里抽煙,腰間赫然別著一把手槍,在黑夜里反著光。
為了避免傷亡,三個人小心翼翼地慢慢繞到這個美國人的身后,然后慢慢靠近到不到10米的距離,何連貴就一個箭步撲了上去,那個美國人覺得背后有風,慌忙準備掏槍,結果就被何連貴攔腰抱住,兩個人頓時滾作一團。而蔡連有和李仙華也及時趕了上來,三人合力制住了那個美國人,當場繳獲一支“柯爾特”1911手槍。從繳獲的證件看,此人是霍華德·威廉·布朗上士,阿諾德機組的空中機械師。
“柯爾特”M1911型手槍
當太陽升起一竿子多高的時候,老古溝村的二百多名參與夜圍山林搜索跳傘美國飛行員的村民已經精疲力竭,在村支書的要求下回家休息了,現場只留下老古溝村的治保委員和二十多名民兵留下來堅守崗位。
這時,八歲的小學生時吉惠跑了過來,說自己在上學路上看見了一個印著洋文的降落傘——
根據時吉惠提供的線索,民兵隊長蔡希厚將手下的民兵分成三個戰斗小組,開始了第二次搜山。
蔡希厚親自帶領的戰斗小組在尋到降落傘后找到了一串美式皮靴留下腳印,然后順著腳印追隨而進——
“注意隱蔽,前面有人!”
蔡希厚突然把手一揮,民兵們立即隱蔽了起來,因為他看到前面老遠的地方有一個人一會兒蹲下,一會兒起來,蔡希厚斷定這就是他們要抓的人,就對身后的民兵張永斗說:“咋倆從正面上去吸引住他,其他人從兩側包抄,膽敢反抗就把他干掉!”
布置停當后,蔡希厚和張永斗離開山路進入了柞樹叢中,并慢慢接近到距離美國佬二百步的距離,再想往前時還是讓美國人發現了。這個美國人馬上閃身躲到一棵大樹后面,拔出配槍就朝著蔡、張二人“叭”、“叭”的打了兩槍,蔡希厚和張永斗慌忙蹲下,子彈從兩人頭上呼嘯而過,好險!
兩人低著腦袋冒著槍彈繼續接近前面的美國人,蔡希厚還故意猛喊,牢牢吸引住了美國人的注意力。趁著這個機會,其他的民兵成功的從兩側的柞樹叢中包抄到美國人的身后,待就位后,民兵于振金和于川幾乎同時從身后將美國人撲倒在地,猝不及防的美國人當即被擒,手中的“柯爾特”1911手槍脫手飛出老遠。其身份表明他是丹尼爾·柯里斯·施密特下士,阿諾德機組的觀察員兼機背炮塔操作員。
美術作品:抓獲跳傘的美國飛行員
中午的時候,荒灣村的民兵小隊長姜殿春帶著手下的四名民兵徘徊在丁椅山中沿著一種特大的皮靴腳印仔細的搜尋著,在追到一座冰峰面前時蹤跡不見了。
“他 娘 的,跑了!”一名民兵氣呼呼地埋怨了一句。
“跑?往哪兒跑?別說他踩著別人腳印走,就是有人給他指路,三天也別想走出丁椅山!”民兵于永春道:“隊長,不如咱們去佛爺洞看看!”
姜殿春點了點頭,然后一揮手:“出發!”
佛爺洞位于丁椅山的山腰,地勢險要,它口小膛大,呈酒壺形狀,口小、不易被人發現;膛大、洞內陰森逼人。
五個民兵來到佛爺洞邊,姜殿春吩咐于永春等四人將洞前洞后全部圍上,自己則手持“三八大蓋”步槍一俯身突然鉆進洞里,赫然看到一個大個子的美國人正躺在一塊石板上嚼著香腸。面對持槍沖進來的姜殿春,這名長得虎背熊腰的美國大漢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想要爬起來,一只手已經伸向別在腰間的手槍——
“來人??!”姜殿春大喝一聲后就猛撲上去,將這個正在爬起來的美國人又撲倒到了石板上,緊接著于永春等人也沖進洞里,七手八腳地將美國人牢牢制服并五花大綁,然后從佛爺洞里押了出來,翻看他的證件,赫然就是美國遠東空軍91戰略偵察中隊作戰官威廉·赫爾·包莫少校。
到1951年1月13日下午的時候,安東軍民已經抓獲了五名美國飛行員,分別是,美國遠東空軍91戰略偵察中隊作戰官威廉·赫爾·包莫少校;第581空中補給與通訊聯隊聯隊飛行員兼被擊落的RB-29偵察機機長尤金·約翰·維迪上尉;領航員埃爾默·弗雷德·劉維林上尉;機械師霍華德·威廉·布朗上士和觀察員兼機背炮塔操作員丹尼爾·柯里斯·施密特下士。
還找到了兩名美國飛行員的尸體,其中一人在飛機殘骸的尾部炮位被找到,應該是在被戰斗機攻擊的時候被當場擊斃,一人雖然成功跳出機艙,但降落傘沒有打開被摔死。他們的身份分別是RB-29的尾炮手哈特·阿爾文一等兵和情報軍官威斯·亨利中尉。
至1月13日15時,RB-29偵察機副駕駛華萊士·拉馬爾·布朗上尉、投彈員約翰·伍德羅·布克中尉、無線電操作員斯蒂夫·愛德華·齊巴中士、左側觀察員兼空投長哈里·馬丁·彭介民下士和右側觀察員約翰·瓦爾克·湯普遜下士和此次偵察行動的最高指揮官——第581空中補給與通訊聯隊聯隊長約翰·諾克斯·阿諾德上校先后被負責搜捕的安東軍民抓獲。被抓獲時,這些人都因為饑餓和嚴寒而凍餓交加,身心都瀕臨崩潰,但是被抓獲時都試圖進行抵抗,所以在被制服前或多或少都挨了一頓拳腳腳踢。
被抓獲時的約翰·諾克斯·阿諾德
此外還發現一具美軍機組人員的尸體,身份顯示是阿諾德機組情報軍官范·佛利斯·保羅中尉,經過檢查是跳傘后摔斷了腿,因為饑寒交迫和疼痛選擇了吞槍自殺。
至此,阿諾德機組總共十四人除了三人斃命外,其余十一人悉數被抓。并繳獲“柯爾特”1911型手槍12支,隨身攜帶的電臺3部,軍事地圖3張還有其他救生物資若干。
安東軍民此時不會想到,他們用一天時間抓獲的這十一名美國俘虜將會對迫使美國釋放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批愿意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的中國公民產生多么正面的影響。某種意義上將,中國的“兩彈一星”之所以能夠成功,安東軍民的這次漂亮的抓捕行動功不可沒!
被押送到北京并收監的阿諾德機組部分成員
1954年1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依據(54)軍審字第一號《對乘飛機偷越中國國境的美國間諜案判決書》,開庭審判了阿諾德等十一人駕機入侵中國領空實施間諜偵查案。最終阿諾德被判處徒刑10年,包莫被判處徒刑8年,其余人員分別被判處徒刑6年、5年、4年。
隨后中美兩國通過中立國渠道進行了接觸,最終美國政府以允許錢學森等中國僑民回國為代價換取中國方面提前釋放阿諾德等人。1955年7月31日,阿諾德等十一人在二十名人民警察的押解下登上了去往廣州的火車。在8月4日中午抵達深圳羅湖橋,在履行了相關手續后,這十一人被交給了美軍在香港的特派聯絡員德雷克·辛普森中校,在例行體檢后,這些人被送往東京的美軍基地——
在羅湖口岸交接的阿諾德機組成員
抵達東京美軍基地的阿諾德上校
8月5日,美國政府批準包括錢學森在內的在美中國僑民可以自由離開美國。9月17日,錢學森一家登上了返回祖國的客輪——
登船回國的錢學森
資料來源:春風文藝《衛士凱歌》上冊,1959年出版 P328~P335頁——江畔叢林滅傘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