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的她》
華語世界中,臺灣女作家們的文字總是能令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氣質。她們鍛制的漢語細膩、敏銳、靈動、綺麗,韻律那樣優雅,有時卻能像手術刀一樣,輕盈地切開我們的感情,道破我們的心事。
讀她們的作品,我們同時會感到驚懼和舒心——在她們的書寫下,我們不得不直面生命的真實,與此同時又由衷慶幸,幸好有這么天才的她們,為我們存留那些命運的機關、時代的風景、幽微的心境。
今天,我們挑選了四本經典的臺女文學,呈現她們獨一無二的智慧、能量與情感。希望你也能跟隨她們靈魂與文字的振翼,收獲美、力量與感動。
原價48+68+56+52( 224)元
套裝驚喜特價123.2元??
俗女養成記
★豆瓣高分超人氣劇集同名原著,“陳嘉玲”自傳!
★理直氣壯的普普通通,安樂自在的俗女日常,寫給每一個普通女孩的情書
★俗女是一種生活態度,勇敢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有些食物“可能”危害往后的健康,但是卻“肯定”能帶來眼前的快慰,人不需要為了擔憂未來,就犧牲掉眼前確知的快樂,畢竟,如果現在太不開心,哪有力氣關心以后開不開心?
這個社會非常擔心沒有錢,所以實體化成一個一個“別人”,來問我們現在到底賺多少錢,將來能賺多少錢。問這些問題的人未必心里有個數,知道多少錢叫作足夠。他們并不關切生活品質、工作熱忱、自我實現、健康狀態、人生信念,這些無形價值能不能在金錢天平上等價換算,一心只想問出個金額,好與其他四處搜羅而來的金額比大小。巨大的金額令他們心生羨嫉,微薄的金額則引發他們的焦慮,并且順手潑濕我們對未來的樂觀盼想。賺錢需要付出的代價從來都不便宜,要把“夠”放在哪個金額上,或許很難決定,但是出賣自我、夢想、健康、幸福、信念,到了“夠”的時候,沒有人能不說夠。
臺灣作家江鵝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故事集,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寫一個臺南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與阿嬤的趣味日常、中藥房里跟屁蟲的生活、學鋼琴、午后一個人的科學實驗、愛的教育、女性意識初啟蒙,還有孩童的內心小劇場等等。在各種可與不可對人言的人生細碎里,寫出了一個女孩如何一點點長大,慢慢窺見并進入成人的世界,檢視那些發生在自身的,關于親情、愛、婚姻、尊卑倫常、人情世故等諸多教養與束縛,一步步變得自知自明,自如自在,真實而舒展。
《俗女養成記》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華語文學現象級新人、“臺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重履三代交織的本土飲食購物路線,用食物留住我們所愛之人
★“獻給媽媽和外婆,以及所有在生活里發揮智慧和能量的女生”
我認識我媽的時候,她早已是媽媽了。因此關于她的少女時代,須透過描述,和少數相片拼湊。模糊地知道,在她尚未被生活勞務及財務重擔磨蝕成一個疲憊的中年婦人之前,她就是個珠玉般亮晶晶的聰明少女。
米苔目原料是秈米,遇冷比起熱食更有嚼感,閩南語說Q。米香雖有,而其實淡。若糖漿味重,或配料花樣太多,米味就掩掉了。此處米苔目冰,只加一種豆,一勺糖水,碎冰本身無味。綠豆是燉得很透,亦不太甜。冰以粗冰,齒間嘩嘩咬碎。吃來吃去,就是米味,綠豆沙味,很解暑,一切簡單,也似乎只宜簡單。網路時代,生活里盡是隆隆廢氣,吃成一碗直截的涼水,覺得竟很不容易。像一個專注澄明的念想,同樣的不容易。
臺灣作家洪愛珠首部散文著作。母親病逝后,她將綿長思念化作珍珠化石般晶瑩剔透的文字,記錄下母親給予她的豐盛飲食與飽滿日常生活,從廚房小物到人間菜場,從粥面粉飯到異鄉茶食。她回憶與母親一起,疊印外婆腳步,加以近年發現的店鋪,組成老派購物路線。老食、老物、老鋪、老市場,是回返時間的甬道,是追尋記憶的線索。以飲食憶往寄情,廚房的煙火、家族情感的綿延、老臺北的人情風土皆在她的文字里收攏得濃淡合宜。
《飲食男女》
海邊的房間
★榮獲臺灣多項文學大獎,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入選金馬影展
★城市畸愛者的世界,十二個壞掉的人,十二個令人倒吸一口涼氣的好故事
★愛的卜算師,老靈魂的世情寫作,撥動大命運上的小機關
命運是這樣一個大的東西,它是這樣一個貫穿橫亙于人類古往今來的沉甸甸的存在。可是隨機性恰好相反。隨機性是極微小的,是瑣碎無關宏旨的細節,你會特別容易忽略它。它的存在或不存在都不影響歷史的進程,可是它會為命運在你身上剮擦留下的痕跡做一個決定性的定義。同時它沒有邏輯,是真正不可測的神秘。
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光線。官能既無所不在也全面引退,空氣里有各種理所當然、不需符號背書的詭異自明性,天經地義,像他撫養她那樣天經地義,像她屈膝腿彎、他側身輪廓那樣天經地義。他軌跡確定的熱手不斷順流著她披在枕邊的冷發,掠過她耳后脖根。
沒有抗拒,沒有顫喘,沒有狎弄。她古怪地直覺這不過會像一場外科手術,有肉體被打開,有內在被治療,有夙愿被超度,然后江湖兩忘。
臺灣新生代小說家黃麗群的代表短篇小說集,簡體首次出版。小說家熬制典雅細密的漢語,精巧布局,將人間悲歡斬落整齊,寫出一個城市畸愛者的幽冷世界:老公寓里的棄女和養父,鄉間卜算師與患病的兒子,夢游的宅男,中年獨居女人和三花貓……語言的俏皮與一 個個意料之外被凍住的結尾,以及對平凡人事細致入微的體察,構成作品特有的文字張力。無常往往最平常,老靈魂的世情書寫,溫熱冷艷,撥動平凡市井里的人心與天機,失意人的情欲與哀傷,我們日常的困頓與孤獨。
《童話故事下集》
蒙馬特遺書
★絢爛傳奇的女性作家邱妙津最后的書信體小說
★二十一封向世界告別的懺情書信,青年藝術家對愛與生命的終極探索
★一部震撼人心的愛的圣經,一部獨一無二的女性文學經典
人性有致命的弱點,而“愛”也正是在跟整個人性相愛,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美麗的悲慘的,“愛”要經驗的是全部的人性資料,或隨機的部分資料,包括自身及對方生命里的人性資料,我們別無選擇,除非不要愛。
激情。人生真的沒有拯救嗎?我不相信。激情,痛苦復痛苦,但并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承受的。有激情才好,才知道自己生命所要做的是什么,而人生在世,真正重要的是領悟到有一件什么事是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有一個人是自己真正要去愛的。只要領悟到這一切的意義就好。如果是真正的領悟,那人生也就不再有什么受不了的痛苦,也就沒什么遺憾了。
一九九五年夏天,臺灣作家邱妙津在巴黎以自殺結束了自己年僅二十六歲的生命。《蒙馬特遺書》的二十一封信,是她留給這個世界的生命告白。愛欲的強烈、背叛的痛苦、不顧一切的占有與痛切的自我剖析,邱妙津的這些文字,記載了她的勇氣與奔赴,也記載了她的困惑、碰壁與絕望。她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經驗思考并重建愛的法則,思考愛與死、生命與藝術的關系。《蒙馬特遺書》提及的大量西方藝術電影與經典文學,構成一條條幽深的秘密小徑,展示了邱妙津精神世界的成長譜系,是臺灣一代年輕人的精神映照,透過它,亦可見證深邃的時代風景。
原價48+68+56+52(224)元
套裝驚喜特價123.2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