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友商都實現了上市即上量交付,樂道L60在上市后還需要將近3個月的時間進行產能爬坡,在現在這種環境下,樂道不擔心會重復蔚來ET5(參數丨圖片)交不出車導致大量退訂的情況嗎?”2024年9月中旬,樂道L60正式上市前的一次小規模溝通會上,我對時任樂道總裁艾鐵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當時艾鐵成給予我的回應是:“中國用戶購車需要數個月的決策,我們也可以多生產一批車輛,晚點上市實現上市就大批量交付,但我們覺得還是要早點上市,給用戶更多的考慮時間。”
此后,樂道的故事就讓人耳熟能詳了,L60上市后看似良好的訂單表現讓艾鐵成喊出今年3月交付不到2萬輛就下課的“豪言”,到了3月,樂道的月交付量不及5000輛,艾鐵成也踐行了自己的“諾言”,4月2日,艾鐵成在樂道APP中發文宣布離開樂道。
客觀來說,從去年5月15日首次發布品牌、亮相產品,到9月19日產品正式上市,樂道和L60的確展現出了不錯的競爭力:超大的空間、蔚來第二品牌的光環加持、不錯的配置水平、以及Baas后可預期的高性價比,都讓樂道L60收獲了不錯的關注度。
此外,樂道的上市會效果極佳。我至今仍記得,一位樂道友商的中層管理人員全程在線觀看了這場超過2小時的上市會,實時和我溝通這次上市會的閃光之處,并直言要在第二天的匯報中向高管團隊強力推薦這場上市會的形式。而時至今日,樂道上市會上生動形象的宣傳片已經成為友商模仿的對象。
但樂道L60最終還是出現了不及預期的情況。
9月中旬,我接連數次來到樂道門店,這款新車得到了用戶的重點關注,為數不多的展車被團團圍住;至交付前,預定金用戶試駕也需要提前預約,部分門店試駕“一位難求”,這些跡象都在表明,艾鐵成此前的“訂單的確超出預期”,可能并不是虛言。
3月中旬時,艾鐵成曾總結了兩個樂道L60不及預期的原因:一是產能準備不足,交付時間過長,以致于無法滿足用戶在去年底拿到新車、享受新能源置換補貼的最后紅利。“去年臨近12月底的時候很多用戶等不了,我們準備不足,很多訂單流失了”;第二則是產能不足造成的“次生災害”,導致市場信心不足。
其次,作為樂道L60的車主,我曾不止一次被問及“這是什么車?”、“這車是蔚來?”、“蔚來換標了?”相較于已有10年歷史的蔚來品牌,樂道仍是一個車市的新人,在去年5月15日亮相至9月19日正式上市的時間里,樂道還接連做了一些關于外觀、內飾、空間等方面的宣傳工作。但在9月19日產品上市之后,樂道似乎從大眾的視野中逐漸隱形:交付緩慢導致產品在道路上的能見度極低,失去了“最好的廣告”;樂道方面在上市后似乎也進入了靜默期,除了偶爾主動發聲外,樂道并沒有頻繁、主動地制造營銷事件,進一步擴張公眾對于品牌和產品的認識。
而第三,由于供應鏈的準備不足,樂道L60的長續航車型交付出現延遲情況、標準續航車型則經歷了近3個月的產能爬坡,這無疑消耗了預訂用戶的耐心;同時去年年底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國家、地區的各類補貼大多至12月31日截止,樂道在交不出車的情況下,并未給用戶提供有效的兜底策略,在不少友商推出兜底補貼政策的情況下,彼時曾有用戶和媒體質疑或建議樂道應退出兜底策略,但艾鐵成曾開回應稱在APP內為用戶提供了每日抽獎的環節。但作為車主,我只能說,這種每天5.88元、10.88元的“加電補貼”,和動輒上萬的各類國家、地區補貼相比,算得上聊勝于無。
到了2025年元旦,2024年的各類補貼大多結束,新一年度的補貼政策尚未落實,交付初期一直受此影響的樂道才后知后覺地推出了補貼政策,但當時,一大批車企均推出兜底補貼政策。
這并非蔚來第一次在交付上吃虧。2021年NIO Day,蔚來推出ET5車型,當天訂單爆表,蔚來App一度出現宕機,秦力洪等高管直言ET5車型能夠擊敗BBA的當家花旦“34C”。而后蔚來直到2022年9月才開始小批量交付ET5,12月才開始相對大批量的交付產品,在激烈的競爭當中,緩慢的交車速度使得ET5出現了大量流失,ET5迄今的銷量表現,也只能說和外界的期待有較大差距
而2023年,蔚來在ES6、ET5T等車型上實現了上市即交付,相關產品的表現也更加穩健。樂道作為一個籌備了數年的品牌,且基于蔚來已有的供應鏈和工廠,艾鐵成更是曾表示有團隊派駐供應商保障交付,但其最終緩慢的交付速度實在讓人匪夷所思,樂道方面一度和小米SU7這類從0搭建的“純新人”比較交付速度。
在ET5和樂道L60兩次滑鐵盧后,蔚來CEO李斌在近期的溝通會中指出,新車上市半年內的銷量口碑至關重要。“蔚來在車的整個生命周期里,沒有對前六個月的銷量勢能建立起足夠強的意識。”
而這,幾乎是傳統車企的常識,有車企甚至為了產品上市初期的口碑,專門定制“特別版車型”,部分用料、配件僅會出現在上市前3個月或前6個月生產的產品之上,以完善用戶口碑,而后上述更好的用料和配件就因降本而取消。
一位接近蔚來的人士曾告訴我,蔚來更加追求創新,對于傳統汽車行業的玩法和一些規律嗤之以鼻。在財報會上,李斌表示,蔚來采用了平臺化和體系化的供應鏈管理策略,通過提高零部件的復用率和統一數據接口等方式,實現了成本的大幅下降。
此外,李斌還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我們以前的座椅都是按照整車去定點,比如 ES8 選一家,ET7 選一家,ET9 選一家,從討價還價角度來講,好像還行。比如 5 家供應商,每家拿一個,進行比價,這是常規做法。這么做有一個問題,就是平臺化、原子化有問題。比如說,有一家座椅公司給我定點的座椅,如果按我的要求做,單獨一款車量又不高,分攤下來它賺不到錢。它的模具成本有分攤,算不過來賬。”
通過李斌向外界輸出的信息,我很好奇在過去數年里,蔚來的二代平臺和一代平臺的零部件通用化率究竟有多高,在喊了幾年的降本增效后,蔚來又是從何時才真正開始用平臺化來進行降本。
平臺化、零件通用化來實現降本并非汽車行業的新玩法,在近些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蔚來的友商們更是將“套娃戰術”玩得淋漓盡致,其中兩家“套娃戰術”玩得最溜的新勢力企業,已經實現了季度或年度盈利。除此之外,有了王鳳英加盟的小鵬汽車,也開始步入上行軌道,何小鵬也在公開場合多次談及大量平臺化能力的復用帶來的好處。
在本次樂道的換帥中,原蔚來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全面負責樂道銷售工作和區域公司管理,向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匯報。樂道的研發、供應鏈、質量部門將向蔚來CEO李斌匯報;營銷體系將向蔚來總裁秦力洪匯報。
沈斐并非營銷或汽車專業出身,公開資料顯示,沈斐清華博士畢業后,先是留校任教,隨后加入思源電氣,該公司是一家從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主的企業;在加入蔚來后,沈斐履歷集中于蔚來能源業務板塊,是蔚來從零搭建換電網絡的關鍵人物。在過往和沈斐的接觸中,他展現出了對于智慧能源網絡、電池儲能有著深刻的理解,是一個電氣、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大牛。
回到樂道品牌的后續發展,由于前期的各種失誤,現款L60想要再度起勢已經難上加難,在過去20年間,中國車市中鮮有上市勢頭不足,隨后能重新逆轉的案例,問界M7或許能成為個案,但蔚來和樂道能否具備華為強大的號召力和組織力?而樂道目前已經開始了新車L90的宣傳工作,作為車主我還是希望在宣傳新車的同時,樂道能夠進一步擴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讓樂道進入更多的視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