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四川仁壽,屬于典型的淺秋山區,因地廣人多水資源匱乏等因素,昔日常年以種玉米、紅薯、水稻為主要農作物。在改革開放前,農民食用多以紅薯、小麥等雜糧為主,曾被民間譽為“紅苕國”。
近年來,仁壽縣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昔日的“窮帽”已近成為鄉村歷史博物館“文物”,高峽出平湖,高樓平地起,工業挑大梁,鄉村在振興。昔日的雜糧已經成為資源優勢,通過技術創新、設備改造和深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有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途徑。(潘建勇 王建明)
4月2日,圖片拍攝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文宮鎮的蜀仁食品有限公司粉條生產車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