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抽筋(肌肉痙攣),即使平時補了鈣也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永州市零陵區中醫醫院專家從科學角度解析原因,并提供通俗易懂的科普解釋。
為什么補鈣了還會抽筋?
?鈣的“動態平衡”被打亂:
透析液鈣濃度影響:透析過程中,血液中的鈣會與透析液中的鈣發生交換。如果透析液的鈣濃度偏低,可能導致血鈣被“吸走”,即使平時補鈣,透析時仍可能因血鈣驟降引發抽筋。
高磷干擾鈣吸收:血磷過高會與鈣結合形成沉積(鈣磷乘積升高),導致血液中“游離鈣”減少,補的鈣無法被有效利用。
?脫水過快引發低血壓:
透析時若脫水速度過快,血容量迅速下降,可能導致低血壓。肌肉因供血不足而缺氧,進而痙攣。這種情況下,補鈣無法直接解決問題。
?電解質紊亂的連鎖反應:
低鎂或高鉀:鎂缺乏會影響肌肉和神經的穩定性,加重痙攣;血鉀異常(過高或過低)也可能干擾肌肉功能。
酸堿失衡:透析糾正酸中毒時,血液pH值變化可能影響鈣離子的活性,導致游離鈣暫時減少。
?其他潛在原因:
低蛋白血癥:血液中的鈣需要與白蛋白結合,若患者營養不良(低蛋白),總鈣可能正常,但游離鈣不足。
神經病變:長期透析患者常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增加肌肉痙攣風險。
如何應對透析中抽筋?
1.調整透析方案
與醫生溝通:檢查透析液鈣濃度是否合適(通常建議使用含鈣濃度1.5-1.75 mmol/L的透析液)。
控制脫水速度:避免短時間內大量脫水,減少低血壓風險。
2.優化鈣磷管理
嚴格限磷飲食,合理使用磷結合劑(如碳酸鑭、司維拉姆)。
監測血鈣、磷、鎂水平,必要時調整鈣劑或活性維生素D的劑量。
3.預防低血壓和缺氧
透析中避免進食過多(可能分流血液到胃腸道,加重低血壓)。
穿彈力襪或抬高下肢,改善血液循環。
4.對癥處理抽筋
輕度痙攣:局部按摩或熱敷,調整體位。
嚴重時:醫生可能通過靜脈補充高滲溶液(如生理鹽水、葡萄糖酸鈣)緩解癥狀。
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1.營養支持:
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雞蛋、瘦肉),糾正低蛋白血癥。
2.適度運動:
透析間期進行輕柔拉伸,改善肌肉血液循環。
3.記錄癥狀:
詳細記錄抽筋發生的時間、頻率和透析參數,幫助醫生分析原因。
透析中抽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補鈣僅是預防低鈣的一環,患者需與醫護團隊緊密配合,通過調整透析參數、管理電解質、控制脫水速度等綜合措施才能有效減少抽筋發生,若頻繁發作,務必及時就醫排查原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永州市零陵區中醫醫院 楊素芳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