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偉烽兄在龍崗大運天地小敘,就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突然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想法,為什么一定要留在深圳呢?
這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其實這個念頭也是從去年開始突然出現在我的頭腦里。之前我的想法是,哪怕老死也要留在深圳,這個想法持續了好多年。
來深圳的想法是大學畢業那年,因為是湖北的學校,距離深圳不算遠。生于農村的我,又從來沒去過什么地方,不但生活范圍直徑短,目光也短,所以懂得人事也晚。遇到好多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別人可能從小就知道怎么接人待物,怎么規劃未來,而我的頭腦里一點概念都沒有。如果沒有走出魯西北的農村,我可能思想更加的簡單。直到走出來,見識了世界,認識了人群,才慢慢拓展了視野,但就是這個過程,也比別人要晚很長時間。先天的不足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彌補,都不一定能補全。
大四的時候就想著去深圳,我還記得游竄在各個寢室,游說同學一起。到最后也只有我一個人背上鋪蓋卷,踏上了南下的火車。不過后來,夏良、耀儒、小凱也相繼過來了,大家一起在這邊奮斗了幾年。夏良去了上海,成家立業;耀儒去了北京,成家立業。我和小凱還在深圳,既無家也無業。
算到今在深圳已經第16個年頭,快節奏的生活讓時間也跟著快了很多,好像我低頭看著書,一抬頭就過了16年,可是書還沒看完,頭發卻掉了不少。
也許性格原因,也許就是純粹的命運如此,基本上沒有沾到深圳什么便宜,比如各種補貼啦,各種優惠啦什么的,就連房地產的紅利也因為自己沒有眼光而錯過。不過我并不會糾結于這些東西,大概是年齡越大,對待物質的東西看得越淡?還是說因為大腦的認知發生了變化,而對這些東西沒有了當初那么在意?
物質固然是重要的,卻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擁有很多金錢的確能帶來不少快樂,解決種種事情,意識思想的事卻不一定管用。朋友用百八十萬炒股,對于一般人來說,確實不少,可卻不能實現持續和最終盈利,到頭還是虧多贏少,成了金融消費者,你能說錢多就一定能賺么?炒股這種事情根本不是錢不錢的事兒,我倒覺得,股票交易反而是一種哲學行為。而不斷虧錢無異于是享受受虐的過程。
好像扯遠了,回到對于堅守深圳這個根深蒂固思想動搖的事上來。
去年我開始想,倒也不一定非得把自己困囿于深圳。自己既然沒有從事固定的工作,那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自由身呀,又沒有家庭和孩子的束縛,那么到不同地方生活一段時間,感受下不同的風土人情,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嗎?
以前我總覺得深圳太好了,沒有冬天的酷寒,也沒有其他地方的排外,年輕人又多,城市又包容,機會也豐富,沒有比這個地方更完美的地方了。我一定要在深圳掙好多錢,到時候把父母也接來。可是這種想法慢慢就弱了下去。
以前我逛廣東的其他城市,比如肇慶、江門、韶關、梅州、清遠,在2015年之前這些地方二輪電動車和摩托車特別多,相比深圳就很少。但是到了2018-2019年,我突然發現深圳的小電驢開始增長起來,到了2022-2023年,已經滿大街都是了。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的頹勢更加明顯起來,消費降級、技術停滯、經濟下滑,誰也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
到底內心要追求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如果這種生活在其他地方也有,又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壓力,為什么一定要留在生活成本更高的深圳呢?
陽春三月,揚州不香么?杭州不美么?成都不巴適么?長沙不安逸么?我知道我這念頭一產生,就像是種子發了芽,真的有可能會換來另一種不同的生活……
昨天從民治站下車,一路走回來,經過民治郵局對面東北餃子館旁邊的河南燴面館的時候,看到有賣大包子,買了一個韭菜雞蛋餡的,口感還真不錯!今天中午又去買了兩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