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一個人要選擇非虛構寫作,Ta相信自己能夠描述出自我的感知,而自我的感知又帶出真實的力量。
在中文世界,非虛構已經擺脫了媒體化寫作的籠罩,開始有自己的聲音。文學的聲音是屬于每一個人的,而文學里面也有非虛構的聲音。
上個月,三明治非虛構短故事的導師分享,旅行作家劉子超覺得自己的寫作,也處在一個從媒體寫作"解毒"的過程。
他說:"媒體對一個作家的影響其實是兩方面的,我覺得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好的一面,就是在剛開始寫作,或者說剛從學校出來,然后進入媒體行業,頭幾年的經驗是很好的,因為它比任何其他類型的工作都更能讓你迅速接觸這個社會。不好的一面,它的毒性也是巨大的,一旦你適應了媒體寫作的方式,它其實是在一種相對比較短的篇幅里講一個故事,而且要把那個故事講得符合邏輯,或者說賦予它一種意義。在很多程度上你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會把這個世界給簡化了,我覺得這種世界觀或者這種方法。其實是有一定問題,特別是當你轉換成作家的時候,我覺得作家特別是長篇幅,一本書體量的作家,他往往是需要恢復世界的復雜性。"
劉子超擺脫了媒體的選題式寫作方式。他在上路的時候,把自己投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相信故事自然會發生。至于是什么樣的故事,就是一種隨機或者偶然,他覺得這也是旅行寫作最有趣的一點,因為無法預料。他在旅行中帶上一個本子,每天回到旅館記一點細節。碰到的人物的神態、肢體語言或者說面部表情,這些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但它們又是寫作中質感、豐富性和可讀性的來源。這些小細節,就像在一片海域留下一些浮標,然后當寫作者開始寫的時候,就又回到了這片海域,根據那些浮標的位置,再回想當時的海面的風浪。
他認為旅行寫作的結構本身就是很簡單的,從出發的地方到結束的地方,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經典的結構了。像《奧德賽》,寫的就是奧德賽在希臘這個海域上漂泊十年的故事。旅行寫作就是先把這種寫作當成給朋友講故事,或者給朋友寫信。這個時候會想到講哪些細節,對方會覺得有意思。怎么把這種感覺帶入進去?這樣可能就有助于作者判斷哪些東西是有意思的。新手寫作者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自己,不知道是寫給誰的,就會找不到那種講故事的姿態或者口吻。
我們持續邀請中文領域出色的非虛構寫作者來為非虛構新人作者提供養料。本月我們將邀請非虛構作家,《貧窮的質感》一書作者王梆,為報名本月非虛構短故事寫作的學員分享。
王梆
短篇小說集《假裝在西貢》入圍亞洲周刊2022年十大小說;電影劇作《夢籠》獲2011年紐約NY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為單讀創作的非虛構”英國觀察”系列,入圍2018和2022年《收獲》文學排行榜,第四屆華語青年作家獎,深港書評2022十大好書,豆瓣2022年度社會紀實類圖書等。2021年開始用英文寫作,入選英國國家寫作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Writing)才華扶梯項目前十(Escalator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2024年英文小說獲Curtis Brown and C&W Agencies Breakthrough獎學金。
如果你想進入專業的非虛構寫作領域,寫出自己的非虛構故事,請參加四月非虛構短故事項目。
其他編輯導師
李梓新
三明治創始人,有20年傳媒經驗。2024年以優等學位(Distinction)畢業于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創意非虛構寫作碩士專業(MA Creative Non Fiction)。著有《災難如何報道》《民主是個技術活兒》等書,Newsletter。現在進行潮汕題材的非虛構中英文寫作。
渡水崖
三明治駐京編輯,出版項目負責人,曾任鳳凰網文化編輯。訪談作品參與出版《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樣子》。對所有角落里的人感興趣,關心他們的基本生存法和未被述說的個人史。當下的寫作是一種歷史存檔。
主要作品:
chensi
三明治專欄作者,堅持非虛構寫作八年,出版個人作品集《世界上所有的早晨之光》。中國人民大學學士,巴黎索邦大學碩士,輔修法國近現代史和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在歐洲長居十來年之后搬到南洋。目前正在線下輔導兒童創意寫作,籌備在清邁和巴厘島創辦自己的療愈寫作營。因為一直在游蕩,所以擅長捕捉那些流離失所之人的故事;也相信這是自己的使命:寫下他們的故事,讓他們被世界看見。
主要作品:
邱不苑
非虛構作者、青年研究者、舞者、繪本譯者、前媒體人。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系全獎博士生,關注身體、情感與教育,創辦身體·舞動·寫作工作坊。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資深記者,在多家媒體發表非虛構作品近百篇。翻譯出版繪本《爺爺有個魔法指南針》等。新書《劍橋一年:關于愛與擁抱的自我民族志》預計于今年出版面世。用舞蹈和文字與世界打交道。
電子版作品集見鏈接。
朱靜遠野
雙語寫作者,創意寫作導師,現居英國愛丁堡。擁有愛丁堡大學比較文學與格拉斯哥大學創意寫作優等學位。現為UNESCO聯合國愛丁堡文學之城Mary Ratcliff Writer’s Room駐留作家,英國The NewBridge Project藝術家培養項目駐留藝術家。曾于2019年作為訪問作家到美國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學習。主持并參與多場國際文學活動,包括在Creative Conversations中與著名作家郭小櫓深度對談。作品入圍John Byrne獎提名,并被BBC廣播電臺特約報道。
那么我們邀請你加入短故事。因為在短故事寫作學院不僅僅是寫作,還有我們的相同的和不同的身份標簽共同形成的討論和反思,也是認識寫作導師、來自全球各地的中文寫作者的機會,更是一種個人探尋。
4月短故事班,16號-29號,書寫只屬于你的故事。
“短故事Life Writing學院”
4月報名中!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小程序
虛構 Fiction
(第一期 3.6-20,之后每月開展)
(English)(每月)
大師工作坊
(中/英 upcoming 2025/07)
(English, upcoming 2025/05)
類型小說
(upcoming 2025/03)
Feminism/Sex in Fiction Writing (English, upcoming 2025/04)
非虛構 Non-Fiction
(每月16-30號)
(English,每月)
(English, Mar- Jun/ 2025)
劇本 ScriptWriting
(首期結課于 2025/01,upcoming 2025/09)
詩歌 Poetry
里所詩歌工作坊(upcoming,2025/05)
(2023)
每日書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4月)
(4月)
共寫班(每月)
自由書寫班(每月)
英文班(每季度一次)
線下活動 In-Person Events
寫作聚會(北京/上海)不定期舉行
在地寫作 Writing Retreat
(2017 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出版作品 Published works
文學經紀Literature Agency
合作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未讀、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讀書……
新書閱讀New Title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