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緬甸國防軍新聞部負責人佐敏吞少將在內比都舉行的發布會上證實,4月1日邊境地區的確發生緬軍哨卡對中方紅十字救援車隊鳴槍示警事件。但該發言人強調,軍方人員并未實施實質性射擊。值得關注的是,緬方將此次事件歸咎于人道主義救援團隊"未履行事前通報程序"。
針對緬方表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解釋存在明顯邏輯漏洞。跨境救援行動依據國際慣例必須提前進行外交照會,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不可能違反基本操作流程。其次,救援車隊進入緬境需經多個邊防檢查站,緬方相關部門理應全程掌握動態,跟我說完全不知道?更令人費解的是,緬甸政府此前已正式向中國等鄰國發出緊急救災請求。理應對來自我國的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十分清楚。更何況,救援車都涂有醒目的紅十字標識,緬甸軍方怎會不認識?這種說辭實在站不住腳。
向中國紅十字救援車隊鳴槍,這一行為極其不友好,令人心寒。在事件發生后,緬甸方面不僅沒有任何歉意,反而急于甩鍋,這種做法實在不妥。中國一直以來秉持人道主義精神,在緬甸遭遇地震災害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提供救援。我們的救援隊伍和物資承載著對緬甸人民的深情厚誼,帶著拯救生命的使命奔赴災區。
救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無數生命的安危。緬方本應全力配合,為救援工作提供便利,讓救災行動能夠順利進行。但此次鳴槍事件以及后續的推責態度,無疑給救援工作帶來了阻礙。這不僅可能延誤救援時機,更可能傷害到救援人員的安全,打擊國際社會參與救援的積極性。
緬甸若想真正解決地震災害帶來的困境,就必須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在救災合作中,誠意和擔當是不可或缺的。緬方應正視此次事件,向中國救援車隊和人民表達真誠的歉意,積極采取措施,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同時,要加強與國際救援力量的溝通與協作,共同為受災民眾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否則,在災難面前,缺乏合作與擔當,最終受損的還是緬甸自己。我們期待緬甸方面能夠拿出應有的態度,讓救災工作重回正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