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預測不變,今年約80只新股在港上市。
據IPO早知道消息,4月2日,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發布了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5年第一季度回顧與前景展望。
全球新股市場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然十分活躍,全球10大新股的融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增加18%。隨著完成兩家與AI相關的公司和一家豬肉生產商的上市項目,納斯達克的新股數目最多,在全球的交易所中融資額也居于首位。紐約證券交易所因有一家液化天然氣出口商及一家國防與太空系統制造商的上市項目支持而位居融資額第二位。東京證券交易所排名第三,港交所位列第四,深交所和上交所排名第九和第十。
來源:德勤
香港新股復蘇
還將推動海外公司、科技公司上市
第一季度,香港新股發行數量同比上升25%至15只,融資額同比上升287%至182億港元。市場融資總額主要來自1只大型和5只中型新股,其中兩家為茶飲企業。同時,今年還有一家海外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額23.5億港元。
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成交及估值均有所改善,并得到來自內地公司的中大型新股項目支持繼續反彈。這些公司希望能夠尋求國際資金,助力推進品牌及全球化戰略。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維持對香港新股市場在2025年的預測,即大約80只新股上市融資約1,300至1,500億港元。這些新股將會來自大型A股上市公司、內地龍頭企業、中概股、來自中東及東盟國家的公司、科技公司尤其是來自AI行業,及醫療及醫藥公司。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東區香港上市業務主管合伙人謝明輝表示:“監管機構持續與不同司法權區,特別是東盟和中東地區的證券交易所合作,不斷優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并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其中涵蓋計劃優化上市審批流程,以及降低雙重主要上市和第二上市的門檻。我們相信,來自更多不同司法權區、不同行業的公司,將愈發覺得香港是極具吸引力的上市融資地點。”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于引進更多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積極吸引家族企業和私募股權基金在香港設立總部、開展營運業務并設立研發中心。這項舉措將催生另一批有上市意向的公司,特別是來自科技及創新行業的企業。”
A股融資額下跌31%
中企赴美上市數量大增75%
A股市場繼續推行新的資本市場措施與政策使新股發行速度放慢,于第一季度完成了27只新股上市融資人民幣163億元,相較2024年第一季度30只新股融資236億元,新股數量減少10%,融資額下跌31%。創業板以新股數目(12只)和融資額(72億元)居于眾多市場之首。深交所有15只新股上市融資88億元;上交所錄得9只新股上市融資62億元;北交所則有3只新股上市融資14億元。
在美國市場,有21家中國公司于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融資3億美元,相對2024年第一季度12只新股融資1.02億美元,上市數量和融資額分別攀升75%及194%。一宗來自同時在香港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的上市項目占2025年首季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融資總額近一半。
德勤中國審計與鑒證合伙人鮑捷表示:“盡管市場有傳聞和美國實施新的經貿政策,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我們還是見到更多中國公司到美國上市,反映了美國作為成熟國際市場對中國企業的重要性和認受性。雖然這些新股項目相對較小型,但這上市現象也顯示,當內地市場持續放緩和嚴密監管的同時,很多新興中國公司均對融資有迫切性,并有‘走出去’的需要。”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羅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