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常有對聯會友、切磋才華的故事,這不僅是一種文字游戲,更是智慧的較量、學識的展示。而在眾多對聯故事中,以才子佳人的姻緣故事最為引人入勝。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段寒門書生與富商千金通過對聯喜結良緣的故事。
一、書生赴考遇風雨
某地有一位名叫周子安的年輕書生,他自幼聰明好學,卻家境貧寒,父母省吃儉用供他讀書,他不負眾望,十八歲便考中了秀才,二十二歲成為全縣聞名的才子。
會考那一年,周子安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上京趕考之路。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周子安急忙跑到路邊的一棵大樹下避雨,眼見雨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加上天色已晚,他只得繼續冒雨前行。
直到深夜,渾身濕透,又冷又餓的周子安才來到一座小城鎮。但走遍全城,所有客棧都已客滿,他只能踉踉蹌蹌的走到了一家燈火通明的宅院附近。
"小友留步!"就在他絕望之際,一聲渾厚男聲穿透雨幕,子安抬眼望去,但見朱漆大門前立著位錦袍老者,門前燈籠映出"裴府"二字金漆微光。
老者旁邊老仆撐傘疾步而來:"我家老爺見公子冒雨趕路,特請入府暫避。"
子安感激涕零,向老者拱手相拜,便跟著走進了這座宅院。
二、裴府收留遇佳人
進入大廳,年約五十的老者迎了上來:"年輕人,淋濕了吧?快換身干衣服,喝碗姜湯暖暖身子。"這位老者便是當地有名的富商裴老爺。
子安感激不盡,換上干凈衣服后,裴老爺詳細詢問了他的情況。當聽聞子安為赴秋闈日夜兼程,老人眼中精光一閃,連連稱贊:"好志向!好志向!"隨后命人準備了豐盛的晚膳招待。
用過晚飯,裴老爺請子安到書房敘談,"老朽冒昧,可否請教公子對東坡'會挽雕弓如滿月'之句的見解?"
他放下茶盞,聲音清朗如擊玉磬:"此句豪氣干云,然晚生更愛'竹杖芒鞋輕勝馬'之灑脫。征戰沙場固然壯烈,能在風雨中守住本心方是真丈夫。"
他發現這個年輕書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談吐不凡,對他產生了好感。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有了結親之心。
子安聞言大驚,連忙推辭:"在下身份卑微,怎敢高攀裴小姐?"裴老爺卻執意要結這門親事。
屏風后忽有環佩輕響,子安余光瞥見湘妃竹簾微動,一縷沉香混著女兒家特有的茉莉頭油氣息飄來,隨即走出一位身著素雅衣裙的少女,容貌清麗脫俗,氣質高雅。
三、對聯考才子
裴小姐是裴老爺的掌上明珠,老來得女的裴老爺夫婦對她寵愛有加。裴小姐自幼熟讀詩書,聰慧過人,不僅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頗會打理生意,是個內外兼修的奇女子。
對于自己的婚姻,裴小姐有著自己的考量,她不想像其他女子一樣,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隨便嫁個人了事。她渴望能找到一位才華出眾、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如意郎君。
事關自己的終身大事,便及時出現在了書房,雖說眼前書生言談舉止十分得體入眼,可自己不能馬虎,于是提出了切磋對聯的想法。
子安見到眼前女子,內心也十分歡喜,聽到玉娥的提議,爽快的答應。
玉娥略加思索,便根據蘇軾《江城子》詞出了“張長弓,騎奇馬,三更作戰”的上聯。
子安聞言,心中暗自思忖:這上聯看似簡單,實則內藏玄機。"張長弓",拆開來看,"張"字由"弓"和"長"組成;"騎奇馬","騎"字由"馬"和"奇"組成;"三更作戰"則描繪了夜間征戰的場景。
四、子安妙對下聯
李文軒苦思冥想一番,終于有了靈感。于是提筆寫下下聯:嫁家女,孕乃子,半夜生男。
下聯同樣運用了拆字法,將 “嫁” 拆為 “家” 和 “女”,“孕” 拆為 “乃” 和 “子”,與上聯對仗工整,絲絲入扣。
從內容上看,下聯描繪了家庭生活的溫馨場景,與上聯的家國之事相互呼應,一剛一柔,相得益彰,展現了書生深厚的文學功底,更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裴老爺看后大為贊嘆,玉娥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此聯對仗工整,拆字巧妙,而且意境相符,真乃佳作!"她看向子安,眼中滿是愛慕:"李公子果然才華橫溢,小女子心服口服。"
于是雙方約定了親事,書生承諾等考完試回來,就與裴小姐成親。在裴府住了三天,子安帶著豐盛的盤纏和裴小姐的叮囑再次上路了。
半年后,他憑借出色的才華高中進士,被授予了官職,并且謝絕了所有的提親,專程來到裴府完婚。
婚后,子安和裴玉娥夫妻恩愛,相敬如賓,成為當地人人稱羨的模范夫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