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六盤水兩級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守正創新,能動履職,不斷優化司法服務,以發出全國首份涉生態環境賠償協議支付令為切入點,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市人民檢察院等9家單位,共同制定并印發《六盤水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適用支付令程序指引(試行)》,為全市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提供切實有效的新路徑。
個案出發,創新工作思路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如何在貫徹落實“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工作原則的同時,減輕當事人訴累,促使快速履行賠償義務,生態環境及時得到修復?
修復前
修復后
這個問題在水城區法院辦理的一起案件中找到了新的答案。市生態環境局與水城區某煤礦公司就公司污水外漏造成環境污染事件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約定期滿該公司經多次催告仍不履行賠償義務,市生態環境局擬向法院提起訴訟。經多次研判,水城區法院創新工作思路,認為相較訴訟程序,申請支付令具有流程簡單、審查時間短、訴訟費用低等優勢,可避免矛盾激化。市生態環境局經法院釋明后提交了支付令申請。 2024 年7月31日,水城區法院向水城區某煤礦公司發出支付令,該公司收到后未提出異議,并主動履行完畢全部賠償義務。 事后,六盤水中院到該公司回訪,通過實地察看、座談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公司防污工作開展情況,公司以案促改,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自覺履行防污職責,生產經營更加規范,經濟和生態同時得到發展。
橫向聯動,凝聚部門共識
涉環保支付令的發出,既節省了司法和行政資源,又督促賠償義務人如約履行賠償義務,實現了環資案件“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為鞏固該案辦理成果,通過個案的審理促進類案規范,六盤水中院積極與市生態環境局對接,共同商議制定類案規范的可行性,最終就擬出臺支付令指引達成一致意見。經梳理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查閱法律法規、征求相關職能部門意見建議后,經過反復研討和修改,最終形成了涵蓋支付令適用范圍、申請要求、法院審查處理及后期如何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等多方面內容的支付令指引初稿。
縱向請示,明晰適用尺度
為確保支付令指引制定的合法性、準確性、規范性,六盤水中院向省法院環資庭匯報了制定適用支付令指引工作的開展情況,省法院環資庭充分肯定了六盤水法院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案件處理新方式的工作舉措,并組織資深法官進行業務指導,分析適用支付令程序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申請司法確認的區別與利弊,特別是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之間的銜接及適用支付令案件應如何加強公共利益的保護等問題。通過省法院的指導和提出的思考方向,六盤水中院進一步完善了支付令指引內容,規范和豐富了支付令指引的內涵。
各方會商,形成工作合力
2025年4月2日,六盤水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推進會召開,與會單位結合當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與《六盤水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適用支付令指引(試行)》規定,再次逐條進行討論,形成統一認識,確保支付令指引能夠落到實處,真正見真招、出實效。
接下來,六盤水法院將持續加強與司法、行政部門的聯動,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工作臺賬,不斷完善信息共享、信息處置、跟蹤回訪的行政執法與司法有效銜接機制,形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合力,切實把優良生態環境這個第一資源鞏固保護好、優勢發揮好,以“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對符合適用支付令條件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修復,兼顧公共利益保護的同時減少涉法涉訴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做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以高質量司法護航六盤水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六盤水中院
審 核 :趙映 金晶 汪怡瀟
編輯:沈重陽 封瑜 楊勇 鐘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