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祭奠英烈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4月2日,唐山市豐潤區在潘家峪慘案紀念館舉辦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以“文明祭掃我行動 移風易俗樹新風”為主題,深化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回顧潘家峪慘案,祭奠遇難同胞,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領廣大干部群眾文明祭掃、緬懷先人,推進移風易俗走深走實,樹立文明和諧的新風尚。由豐潤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區文明辦、區民政局、區委黨校、區教育局、區文旅局、火石營鎮實踐所協辦,潘家峪村實踐站、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承辦。
活動在低沉凝重的氣氛中拉開帷幕。黨員干部群眾及師生代表肅然起立,集體向潘家峪慘案遇難同胞默哀,表達對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和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集體默哀
豐潤區道德模范、潘家峪慘案紀念館館長周學軍為大家講述了《潘家峪復仇團的故事》。面對慘絕人寰的殺戮,英雄的潘家峪人民不甘屈辱,一邊展開生產自救,一邊組建復仇團投身抗日戰爭。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斗場景,一段段英勇無畏的抗爭歷史,將大家帶回到那段血與火的歲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偉大精神。
館長周學軍回顧英雄歷史
文明祭掃倡議書
活動中,志愿者向大家宣讀了《文明祭掃倡議書》,引導大家摒棄傳統陋習,堅持綠色低碳,踐行祭掃新風;厚養薄葬,弘揚孝親正氣;祭憶英烈,傳承愛國情懷,共同攜手營造綠色、文明、和諧、安全的清明祭掃環境。
小學生手抄報展示
清明節前,潘家峪小學組織學生們開展了清明主題手抄報、繪畫作品創作活動。活動現場,學生們展示了自己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色彩鮮艷、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既有對清明節傳統習俗的描繪,也有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展現了孩子們對清明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五種精神宣講
《青春中國》《清明節祭英烈 吾輩當自強》《銘記血淚史,永鑄民族魂》《文明祭掃·我以行動寫新篇》……在主題詩詞誦讀環節,以誦讀詩歌詩詞的方式,抒發對先烈的緬懷和對祖國的熱愛,凝聚文明力量,弘揚愛國情懷,推進移風易俗,倡導綠色文明的祭掃新風尚。在百姓大講堂文明實踐活動環節,區委黨校教師李睦藝為大家宣講了“唐山五種精神”,解讀了鐵肩擔道義的大釗精神、開灤工人“特別能戰斗”精神、“三條驢腿鬧革命”的窮棒子精神、沙石峪“當代愚公”精神、唐山抗震救災精神的深刻內涵,激勵大家傳承和弘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還在主題背景板上簽名,表達自己對文明祭掃的支持和踐行承諾。
儀式結束后,大家向潘家峪慘案遇難者敬獻花籃,有序參觀了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和慘案遺址。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歷史照片、一段段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了潘家峪人民遭受的苦難和不屈的抗爭,讓參觀者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信念 。下一步,豐潤區將圍繞“我們的節日”,持續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尚,讓文明之花在豐潤綻放得更加絢爛,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持續向上突圍凝聚力量。(記者:李銀鳳)
責任編輯:丁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