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
2025年4月1日晚,中國紅十字會向緬甸曼德勒地震災區運送救援物資的車隊在撣邦北部遭遇緬甸軍方鳴槍攔截,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國外交部4月2日回應稱,救援物資目前安全運抵緬甸,正運往災區途中,中方敦促緬方確保國際救援通道暢通,并強調“大災面前,人命關天”。
據緬甸德昂解放軍聲明及多方信源披露,4月1日晚9時許,中國紅十字會一支由9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從緬中邊境木姐出發,前往曼德勒地震災區。當車隊行至撣邦瑙丘鎮附近烏姆提村時,緬甸軍方以“未提前通報進入沖突區域”為由實施攔截,并朝天鳴槍三次示警,車隊被迫折返至瑙丘鎮 。
不過,中國外交部在4月2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經核實,中國紅十字會物資已安全運抵緬甸,目前正通過其他運輸方式轉運至曼德勒災區,救援人員與物資均未受損 。緬方軍政府同日稱,已成立專案組調查此事,但未透露具體調查方向 。
中方回應:敦促保障安全,呼吁救災優先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記者會上強調,中緬是“胞波”友鄰,緬甸地震后中方已啟動應急機制,第一時間提供援助。他重申:“當前首要任務是抗震救災,中方強烈敦促緬甸各方確保各國救援人員和物資安全,保持運輸通道暢通。” 針對緬方“未通報行程”的指控,郭嘉昆回應稱,中國紅十字會已通過外交渠道與緬方協調,物資運輸符合國際人道救援慣例 。對于是否派遣安保力量或暫停救援,中方未正面回應,僅表示“愿根據緬方需要繼續提供支持” 。
此次事件折射出緬甸復雜的政治局勢。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甸軍方與地方武裝(如德昂解放軍)持續沖突,曼德勒、撣邦等地地震災區恰位于沖突前沿。德昂解放軍稱,其正在為中方車隊提供保護,但緬軍誤判車隊行進路線導致沖突 。分析指出,緬軍方對邊境地區安全管控高度敏感,此次攔截或源于對國際救援行動的戒備 。
緬甸軍政府數據顯示,該國地震已致超5000人傷亡,15個國家派出救援力量。然而,國際觀察人士擔憂,類似事件可能阻礙救災效率,加劇人道危機 。
截至4月3日,中國紅十字會已通過陸空聯運將首批物資送達曼德勒災區,包括帳篷、藥品及食品 。中方同時提出與緬方建立人道救援協調機制,要求緬方為后續運輸提供武裝護送等安全保障 。
國際社會對事件反應不一。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呼吁“尊重國際人道法”,確保救援暢通;部分國家則對緬甸內部沖突可能外溢表示關切 。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問題專家李強指出,中方回應體現了“三個平衡”:
人道與安全:堅持救災優先,但通過調整運輸路線降低風險;
外交與輿論:既通過正式渠道交涉,又主動發布信息避免誤解;
短期應對與長期合作:事件未影響中緬救災合作大局,反而推動建立更穩定的協調機制 。
此次鳴槍事件雖未造成實質性損失,卻為國際人道救援敲響警鐘。在復雜沖突地區開展救援,如何平衡各方訴求、保障行動安全,仍是全球性難題。中方表態既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為后續跨國救援提供了“以對話促合作”的范本。
(本文綜合自外交部聲明、路透社、新京報等媒體報道,數據截至2025年4月3日。)
免責聲明:素材來源網絡公開渠道,
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