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緬泰雙雙拒絕,島內126人救援隊原地解散,賴清德作秀慘遭打臉
眼看著中國大陸出動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緬甸越南救災,臺當局也坐不住了,也組建了一支所謂的救援隊。只不過,這支由126名成員組成的救援隊,在出發前最后一刻,收到緬泰兩國的明確拒函,不得不狼狽解散。
這場精心策劃的政治作秀,在賴清德當局“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口號聲中,最終演變成自取其辱、慘遭打臉的外交鬧劇。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兩岸的救援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緬甸7.9級地震發生后,大陸方面迅速啟動應急機制,云南省醫療隊、中國國際救援隊等7支專業隊伍在24小時內完成集結,攜帶生命探測儀、重型破拆設備等尖端裝備馳援災區。
與此同時,臺當局卻忙著在臉書、推特上刷屏“臺灣救援隊待命中”的圖文,刻意營造出“兩岸同步救援”的虛假景象。民進黨當局選擇此時推動救援行動,恰逢賴清德當局因“過境美國”碰壁而陷入外交困局。
島內綠媒配合演出,連續多日炒作“救援隊展現臺灣軟實力”的敘事,甚至提前準備好“災民含淚感謝臺灣救援”的通稿模板。這種將人道救援異化為政治工具的算盤,早已被國際社會看穿。
臺灣地區救援隊遭拒絕并非偶然。2023年土耳其地震時,臺救援隊就曾上演過更荒唐的鬧劇。他們攜帶大批直播設備抵達災區,在廢墟上插旗擺拍時,其他國際救援隊正在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更惡劣的是,某救援小組為制造“英勇救援”的直播效果,在缺乏醫療支持的情況下強行截肢,導致被困者失血過多死亡。這種漠視人命的作秀行為,連BBC都忍不住批評“表演大于救援”。
對比兩岸救援行動,差距令人深思。我們的公羊救援隊在土耳其地震中創下28小時救出9人的紀錄,深圳公益救援隊隊員在緬甸震區連續工作18小時徒手刨出幸存者。這些專業隊伍不僅裝備精良,更嚴格遵守國際救援準則,將生命至上奉為最高原則。
反觀臺救援隊,其成員構成暴露玄機。126人中竟包含32名“隨隊記者”和18名“后勤保障人員”,真正具備專業救援資質的不足八成。這種人員配置與其說是救援,不如說是大型真人秀節目組。當大陸救援隊用破拆工具打通生命通道時,臺救援隊卻在用攝像機記錄“感人瞬間”。
賴清德當局將救援隊解散歸咎于“國際救援飽和”,但數據揭示真相:緬甸災區目前僅接收國際救援人員2000多名,遠低于土耳其地震時的5萬人規模。真正的原因是,緬泰政府比誰都清楚,接受臺救援隊意味著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紅線。在災后重建亟需中方援助的當口,任何理性政府都不會為一場政治秀犧牲現實利益。
這場鬧劇的最大輸家,是那些被當作政治籌碼的臺灣民眾。當綠營政客在鏡頭前高喊“臺灣可以幫忙”時,他們消耗的是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透支的是臺灣社會的道德信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