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真正釋放內心所有激情時,才不會在乎別人怎么看呢!
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榮歸主頌》的首映式上,德高望重的前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帶著新人導演瑪格麗塔·維卡里奧上臺。
72歲的穆勒向臺下觀眾拋出一個問題:
“誰能說出一位女性古典作曲家的名字?一位就好!”
臺下陷入了漫長的沉默,有人玩梗般高呼了一聲“Margherita”,觀眾席發出一片尷尬的笑聲。
瑪格麗塔本人也沒有答案,或者說這份沉默本身就是一個答案——歷史上那些有才華的女性作曲家,都被遺忘了。
這是她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
37歲的瑪格麗塔自己就是一位相當出色的音樂人,詞曲制作和演唱全能,是意大利的國民級歌手,也有著豐富的演戲經驗。
去年2月,她的首部導演作品《榮歸主頌》在柏林電影節首映(金熊獎提名、最佳首作提名),獲得歐洲影迷的熱烈反響。
隨后便是在意大利本土票房火爆,獲得銀絲帶等多個獎項,這股熱潮蔓延到澳洲、北美,《榮歸主頌》在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拿到評審團大獎。
“片名中帶有感嘆號的音樂電影,理應精彩絕倫,《Gloria!》也不例外。這部電影的熱情活力,讓人印象深刻。”《名利場》如此評價道。
ScreenDaily則將該片歸納為:“迷人的視聽吸引力和激動人心的女性主義故事,巧妙運用了意大利即興喜劇的技巧,頑皮的時代錯位音樂和年輕演員間的化學反應令人折服。”
這次,借著“意大利電影:新銳導演”影展的機會,影片終于登上了中國的大銀幕。外灘君有機會見到瑪格麗塔·維卡里奧,坐下來聊了聊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后。
瑪格麗塔在研究古典音樂中的女性歷史時,發現了圣母憐子修道院的故事,啟發了她的這次創作。
影片以18世紀末威尼斯的一所孤女修道院為背景,女孩們從小被教授演奏技藝,為院長的音樂作品服務。
主人公特蕾莎是一位身世神秘的“啞女”,被禁止參加音樂課,卻有著超凡的天賦。
一架鋼琴的到來激起了漣漪,特蕾莎發現了這架鋼琴,開始偷偷創作自己的音樂,很快另外四個姑娘也加入這一行列。同時,埋藏已久的秘密被一點點揭開。
以下內容來自瑪格麗塔與外灘theBund的對話:
一半的歷史被遺忘了
昨晚馬克·穆勒先生的那個問題,關于大家是否了解有哪些女性古典音樂作曲家,其實我以前也是一個名字都說不出來,直到為了拍這部電影做了長期研究,現在對這段歷史有了更多了解。
我自己是個音樂家,是一位詞曲作者。像很多藝術門類一樣,當我進入這個領域時,必須要回頭了解以前的那些前輩,這是藝術體系的運作方式。
但令我意外的是,女性音樂人很難從歷史中找到類似的共鳴。
每當被曾經的那些名家之作擊中,我都會說“哦感謝上帝,音樂史上有這么多天才”。但后來我意識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領域的另一半天才被徹底遺忘了,這很可悲。
當然到了現在,女性音樂家的情況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們需要從更大的范圍來看待問題,不是僅限于音樂、或者只在討論意大利的事情。
世界上還有一些角落,女孩沒有上學的權利,沒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沒法只是站在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上洋洋自得。
在電影領域,現在情況也正在發生變化。
2020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頒給了《無依之地》,導演趙婷成為威尼斯影展歷史上少見的贏得最佳影片的女性(上一位是《在某處》的索菲亞·科波拉)。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在威尼斯能拿到最高榮譽的女性不多,趙婷是其中之一。
現代音樂穿越18世紀
這是我第一次當電影導演,現在我回想起來就是各種趕工、各種催促,不停地有人在催我“快點快點”。
好在最后呈現的結果還不錯,我甚至會感覺這不太像是我會拍的電影。我對這部作品其實有很多期待,所以塞進了很多想法,為它花了大量的時間,免不了在工期時間上會被催促哈哈。
我的制片人非常給力,幫我組建了一支很優秀的團隊,包括服裝、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有經驗的大師級前輩來幫助我。
這是個發生在十八世紀威尼斯的故事,那個時代的威尼斯的景觀太有名了,所以我們必須在很多細節上復刻當時的樣貌,所有靜態的布景部分都要做到高度還原。
但在聲音和音樂等方面,光是十八世紀的內容就不足以支撐我的需求了。
我必須在真實和虛構中找到一種微妙平衡,在美學上有所創造,讓角色們的想象力和內心世界完成爆發,同時不至于太過架空。
畢竟我要描述的,是一個被歷史完全忽視的藝術家的故事,這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有足夠自由的創作空間,來構建我想要的聲音。
從音樂角度來說,我在電影里夾雜了很多“私貨”(Pull the Strings),讓這個角色可以玩一些來自未來的東西,一些不符合那個時代規則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么我在片中糅雜了現代音樂的元素,電子樂、打擊樂,一些更現代的和聲,讓音樂這部分能直接與現在的觀眾對話。
精確到面容的古典美
飾演主人公特蕾莎的加拉泰亞·貝魯伊(Galatéa Bellugi),是一位特別出色的年輕演員。她有一部分意大利血統,同時有法國和丹麥血統。
我會刻意讓她保留一些外國口音。這樣能讓觀眾對她有更多神秘感,會猜測她的出身,從哪里來,為什么不開口說話,一開口為什么有這樣的口音等等。
她的容貌很特別,我一開始真的被她的雙眼打動了,那是一雙很北歐的眼睛,而且她的眼神可以很平靜,但并不冷酷。
她的臉有一種古典油畫的美,就像我剛才所說的,在視覺美學我們會盡量還原那個時代,演員的長相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角色的面容都很古典。
飾演反派院長的保羅·羅西(Paolo Rossi)是一大驚喜,尤其是對意大利本土觀眾來說。
他是一位很受歡迎的喜劇演員,演過很多政治諷刺題材的喜劇作品,而且他是一位即興創作的大師。
雖然在電影中沒有太表現出他喜劇的這一面,但是羅西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角色。他演了很多年的經典戲劇,所以他很熟悉如何扮演壞人。
喜劇演員的身份完全沒能限制他,在電影中他的眼神和聲音竟然如此冷酷,從我作為導演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跨越地域隔閡的美好
這部電影的結局部分非常干脆,快速直接的程度甚至超出了一些觀眾的預期,在一片歡樂中,迅速實現了復仇。
如果站在片中主角們的視角,這其實是很自然而然發生的,是一種無法阻擋的表演激情,年輕的音樂家、演員、詩人身上會有這樣的光芒。
釋放出內心所有東西時,你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所以當時當刻,那些復仇的事情她們已經不在乎了。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舉例,我還記得自己從羅馬跑到米蘭,舉行第一場演唱會的場景。那是個超級糟糕的酒吧,底下的人朝臺上扔薯條,但我當時毫不在意,表演得特別開心,這是我實現夢想的一大步。
音樂就是有那么強大的力量,當然在影片中看起來會有更多的隱喻和解讀空間,讓整個城鎮都陷入瘋狂,教堂燃起大火之類的。
但我并不想讓每個人都在底下快樂地拍手,我只想讓女孩們快樂,這就足夠了。
這是一部關于友誼的電影。友情、音樂、創造力和藝術,這些東西是沒有文化和地域的隔閡的。
所以,18世紀意大利一座教堂里的故事,也能讓遠在當代中國的觀眾有所觸動,這是特別美好的事。
文、編輯:Cardi C
部分圖片來自:“意大利電影:新銳導演影展”、《榮歸主頌》
Instagram@Margherita Vicario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外灘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別企劃
外灘 X AIGLE/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