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4月2日,清明前夕。來自成都的鄭嘉(化名)來到位于眉山天府新區蓮花公墓,參加了一場集體公益生態葬儀式,將父親和姑父的骨灰葬于公墓的花壇之中,四周花草相伴,青山相依。
“很早之前,父親就說了希望身后是以樹葬、花葬等形式,回歸自然,我們尊重他的遺愿?!编嵓握f。
當天,包含鄭嘉的父親和姑父在內,共有20位逝者選擇了不立碑、不保留骨灰的生態葬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吧鷳B葬的方式主要是以花代墓、以樹代墓,將骨灰放置在可降解容器中深埋,與鮮花土壤融為一體,讓生命在繁花中綻放?!鄙徎ü瓜嚓P工作人員說,近年來,“回歸自然,綠蔭后人”的生態葬方式,已被更多人接受和選擇?!艾F在來咨詢安葬事務的人群中,咨詢生態葬的要占大多數?!?/p>
集體生態葬儀式現場。
據了解,近年來,眉山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創新發展,全市建成生態安葬區7個,成功舉辦12屆集體公益生態安葬活動,真正讓生命“回歸自然”。同時,眉山還實施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對眉山市戶籍逝著骨灰實施花葬、樹葬、草坪葬等不保留骨灰生態安葬的,給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獎補。近5年支出綠色惠民殯葬補助資金近6000萬元,惠及6.5萬人,持續推進殯葬移風易俗,2025年,眉山市7家公墓機構還將免費向市民捐贈570個生態安葬穴位。
公墓工作人員向選擇生態葬的逝者鞠躬致敬。
“我都沒想到能辦得這么好,從各個環節都讓我們親屬感到很莊重也很溫馨,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鄭嘉說,以后親人也會更多考慮生態葬的形式。
蓮花公墓相關工作人員說,隨著觀念的逐漸轉變,不僅是生態葬,代祭掃的訂單也逐漸增多。2023年,大約有千人選擇此項目,2024年,人數翻了一番,達到了兩千人余次,“80后”“90后”的人員占七成以上。“最低5元就可以代祭掃,也可以提供定制服務?!?/p>
不只是蓮花公墓。據悉,虞丞公墓、龍椅山陵園等公墓均可提供“代客祭掃”服務,工作人員代為擦拭墓碑、敬獻鮮花、誦讀信件等,并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反饋家屬。
逝者親屬掛上了思念的風鈴。
今年又將迎清明時。眉山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明祭掃高峰將至,眉山市全面開通了96444殯葬服務專線,方便逝者家屬第一時間了解殯葬改革政策等。市民還可通過“仁孝四川 綠色祭奠”網絡祭掃平臺,實現網上預約、網上紀念、網上祭掃等,分時段預約祭祀,避免人群擁擠,還可以通過“眉山市民政局”微信公眾號,供快速查詢全市殯儀館、殯儀服務站、公墓基本情況、地址、電話等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