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肩頸僵硬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常態。為了緩解這種不適,不少人選擇通過撥筋按摩來放松肌肉。然而,近日一位女士的經歷卻為這種看似簡單的放松方式敲響了警鐘。
41歲的王女士因連日加班熬夜,導致肩頸僵硬、頭暈、精神不濟。為了緩解這些癥狀,她特地前往小區附近的養生館嘗試“撥筋按摩”服務。然而,按摩后的第二天,王女士發現小腿肚腫脹疼痛,仿佛遭遇了家暴。她立即就醫,經檢查發現是小腿皮下小血管破裂所致,所幸并無大礙,僅需休息和冰敷即可恢復。但這次經歷也讓王女士心有余悸,同時也給廣大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醫生指出,“筋”在西醫中指的是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軟組織,“撥”則是通過按壓、推開等技術輔助軟組織放松,以達到舒緩肌肉筋膜的效果。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撥筋按摩。醫生特別提醒,有14種人千萬不要嘗試這種放松方式,其中包括骨質疏松、高血壓患者等高風險人群。
具體來說,以下人群應避免撥筋按摩:
- 正在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或抗凝血劑的患者;
- 傷口嚴重感染者;
- 骨折未痊愈者;
- 急性心臟、肝臟、腎臟病史患者;
- 癲癇及高血壓控制差的患者;
- 嚴重骨質疏松者;
- 患有傳染性皮膚病者;
- 馬凡氏癥候群患者;
- 癌癥轉移可能者;
- 皮膚太薄容易出血者;
- 局部感覺不良者(如中樞或周邊神經疾病、糖尿病等造成);
- 血液循環差者(如末梢血管疾病、靜脈曲張);
- 有血腫癥狀者;
- 孕婦(尤其是腹部周圍)。
對于撥筋按摩,醫生強調,正確的操作可以達到舒緩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增加關節活動度等效果。然而,如果加壓過大或摩擦過度,也可能導致皮膚表面附近的毛細血管破裂,引起瘀斑、瘀青、疼痛等副作用。此外,如果直接將壓力施加在眼睛、動靜脈血管(尤其前側頸部)、腰頸椎神經以及骨頭突出的部位上,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王女士的經歷并非個例。近年來,因按摩不當導致身體受損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人因按摩頸部后發生頸動脈夾層導致腦中風,有人因按摩力度過大導致筋膜黏連。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們,選擇按摩放松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正規機構和專業技師,并提前告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禁忌癥。
在此,我們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撥筋按摩雖能緩解肩頸僵硬,但并非人人適用。在選擇這種放松方式時,請務必咨詢專業醫生或技師的意見,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進行此類按摩。同時,也要保持理性的態度,不要盲目追求放松效果而忽視潛在的風險。
健康是生命之本,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養和鍛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過度勞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遠離肩頸僵硬等健康問題的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