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擴大疆域,率領50萬大軍南征百越,并征服百越地區,設立了桂林郡、象郡等郡,其中,桂林郡涵蓋今廣西地區,象郡包括今越南北部地區。
19世紀時期,法國發動對越南的侵略戰爭,迅速占領了越南多個地區,法國開始在中越邊境地區制造事端,廣西邊境局勢變得非常復雜。
中法在廣西邊境劃界過程中,清政府與法國有過多次談判,每一次談判都關乎著廣西地區的歸屬,稍有不慎,今天廣西這塊地,就可能屬于越南的了。
當年清政府究竟是如何確定中越邊界走向的?
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早在先秦時期,廣西這片土地上就存在非常多的百越族群,他們有著獨特的文化、習俗,隨著歷史的發展,百越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拓展疆域、加強統治,命屠睢率領50萬大軍兵分五路進攻百越,借助靈渠、湘江和漓江的優勢,順利征服嶺南地區。
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立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其中桂林郡涵蓋今廣西的大部分地域,南???/strong>包括今廣東省大部分地區,象郡則囊括了廣西以及與越南接壤的部分區域,地域遼闊。
秦始皇專門派遣官吏在此進行管理,推行秦律、統一度量衡等,廣西正式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統治版圖,
漢朝時期,隨著對嶺南地區治理的深入,中央在行政區劃上有所調整,增設了郁林郡,進一步細化管理,郡縣制在廣西得到更穩固發展。
之后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盡管天下局勢動蕩,但廣西始終是各方政權爭奪的重要區域,歷經東吳、東晉、南朝各代政權更迭,始終保持著與華夏文明的緊密聯系。
隋唐時期,大一統局面再度繁榮,廣西地區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唐王朝在廣西設立嶺南西道,這是廣西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概念初步形成的標志,“廣西”之名也逐漸有了雛形。
中央大力加大對廣西的開發,加強其與中原及周邊地區的交通聯系,使得商業流通更為順暢,桂林、南寧等城市逐漸興起,成為該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到了明清時期,廣西作為省級行政區的建制基本穩定,明朝在廣西加強軍事管控,各地設衛所,抵御外敵,保障邊疆安定。
清朝延續明制,注重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化,儒家文化深入少數民族村寨,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中越邊界紛爭
越南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從秦始皇征服嶺南地區后,越南的中北部便被納入秦朝版圖中,秦朝在此設立郡縣,推行中原的政治制度,使得當地逐漸融入華夏文明體系。
之后歷經多個朝代的更迭,即便期間偶有波折,此地也依然在中原王朝的掌控之下,直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不斷,自顧不暇,對邊疆地區的掌控力有所減弱。
越南抓住這契機,逐漸脫離中原政權的統治,開啟走向獨立自主的歷程。
宋朝建立后,越南已經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但越南又與中國建立起藩屬關系,定期向朝廷進貢,其進貢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門,朝廷也會在其進貢后回賜大量財物。
這種藩屬關系如同一條堅韌的紐帶,一直維持到19世紀末,彼時,西方列強在全世界掀起瓜分狂潮,法國將侵略矛頭指向了越南,中法之間矛盾激化,爆發了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是一場復雜的戰役,雙方誰也沒有分出勝負,而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選擇了妥協以避免戰爭進一步擴大,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談判代表,與法國代表進行談判。
1885年,中法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清朝斷絕與越南的藩屬關系,條約規定中法兩國派人共同勘定中國和越南北部的邊界。
清政府對勘界十分重視,出動大量人員先期查勘,繪具草圖,以備勘界大臣使用,清大臣鄧承修提出以諒山為中國邊界,諒山以北歸中國。
但是法國代表卻不同意,法方稱可將文淵、保樂、海寧三處劃歸中國,并在驅驢、文淵等地劃界。
經過多次交鋒,清政府決定在中國邊界開辟兩個通商口岸,一個在廣西龍州口岸,一個在云南蒙自口岸,并允許法國商人居住并設領事,還降低了中國云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
這一決定雖然為法國商品進入廣西等地打開了方便之門,法國憑借這些特權,更便利地對廣西進行經濟侵略。
但是,因為這一方案,法國才降低了對廣西的覬覦,最終,在1887年6月26日,中法雙方在北京簽訂中法《界務專條》,基本確定了廣西與越南的邊界線。
之后,中法又簽訂《邊界會巡章程》,對邊界相關事宜進一步明確規定,中越邊境53號界碑設立于中國廣西崇左大新德天瀑布旁。
倘若當年清政府沒有對法國的野心加以干涉,那么中國的領土將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廣西地區也可能就屬于越南的了。
此外,如果清政府不干涉廣西局勢,還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其他周邊國家也會對中國的領土產生覬覦之心,這將使中國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面臨更多的領土爭端和外部壓力。
領土主權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反分裂國家法》也為反對“臺獨”分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我們要堅定地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不容任何國家和勢力侵犯,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建設,提高國際地位,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提供堅實的保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古籍:2025-02-14:陳維新:鄧承修與中法桂越段邊界交涉——以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桂越段邊界條約檔案為中心
太陽正能量:2024-09-11:中法戰爭不敗而敗,這是真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