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低空經濟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無人機技術應用領域持續拓寬,相關人才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開設無人機相關專業的高校已從2019年的約300所激增至當前的700所左右。面對政策的激勵和市場的需求,高校無人機專業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3月30日,上游新聞記者在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該校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智能測繪方向)作為西南地區較早布局的院校之一,通過專業升級與產教融合,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復合型人才。
政策推動產業爆發
《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到2025年重慶將新建通航起降點200個以上,實現低空飛行“縣縣通”,全市低空經濟市場主體達400家;至2027年更將推進“鄉鄉通”建設,起降點增至1500個。這一規劃直接帶動無人機研發制造、場景應用、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人才需求。
據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周金國教授分析,根據市場需求和實際調研分析,當前無人機領域主要面臨三重人才缺口:研發測試類高端技術人才、飛行操控與數據處理的技術型人才,以及農業植保等細分領域的復合應用人才。
產教融合培養實戰型人才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智能測繪方向)創辦于2019年,現有在校生306人,其課程設置凸顯“實操主導”特色。專業實踐課程占比超50%,覆蓋無人機組裝調試、飛行控制、測繪數據處理及農業植保等核心技能。
專業注重于具備無人機開發與裝配、無人機檢修、無人機駕駛操控、無人機搭載傳感器的數據采集與處理、測繪4D產品制作、三維地圖制作、航拍影視制作等能力的培養,能夠勝任自然資源調查、地圖制圖、智慧城市開發、環境監測、電力巡查、林業保護、農業植保、影視廣告制作、公安消防、應急搶險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目前,該專業已有三屆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集中于測繪企業、無人機制造企業及農業服務單位,如安能集團、地方測繪院等,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專業課程實操性很強,畢業工作后崗位適配性強,上手很快。”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24級畢業生陳楊說,他通過校內雙選會進入了中國安能工作,被分配到了西藏拉薩,在物資裝備管理部兼后勤部擔任無人機操作手。
萬億級市場正在孕育多元機遇
“不過,無人機行業市場風向正在轉變。”周金國指出,隨著測繪領域無人機應用趨于成熟,專業教學重心已從單一操作轉向“制造+運維”雙軌培養,專業新增無人機研發測試、物流運維等課程,以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
這一調整呼應了行業新趨勢——順豐、京東等企業正加速布局低空物流,低載重長航時無人機研發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成為當下行業熱點。周金國預測,在低空物流領域,低成本、高效率的醫療應急物資運輸無人機,或可能最早成為被市場大范圍推廣的應用模式,也成為當下行業競爭焦點。
周金國認為,在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背景下,除了無人機研發和應用外,無人機臨時停靠點的建設、無人機運維的需求,也將為無人機產業鏈催生出更多的崗位需求。
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未來五年低空經濟總產值有望達萬億級別。隨著重慶“縣縣通”“鄉鄉通”工程的推進,無人機專業人才將持續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力量。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