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已成真,夢想已遠航。
不知多少人知道這短短10個字背后的慘烈悲壯?
又有多少人還記得王偉?記得這個看似平凡普通,卻在平凡中孕育偉大的名字?
自2001年起,4月1日并不僅僅只是個愚人節(jié)。
它更代表著我們對逝去英雄的哀思。
自英雄王偉墜機后,每年4月1日,便會重復(fù)地響起一段呼喚:
“呼叫81192,請返航.......”
只可惜,任憑如何呼喊,我們再也不能聽到王偉的聲音。
留下的只有一句:
“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你們請繼續(xù)前進,重復(fù),你們繼續(xù)前進。”
自此山河尋根,英雄無覓。
1991年4月6日,王偉生活在浙江湖州市一戶工人家庭中,如大部分男孩一樣,王偉自小軍人、天空充滿著向往。
據(jù)王偉的父母回憶道,王偉自小就對飛行員充滿癡迷,只要有飛機從城市的上空飛過,哪怕是在吃飯,他也會立刻丟下飯碗,跑到外面看飛機。
“長大了我要參軍,當個優(yōu)秀的飛行員。”
小小的王偉,這樣對父母說道。
但誰也沒有將一個稚童的話放在心里。
因為孩童是多變的,想一出是一出,一會兒一變是他們的天性。
但王偉卻出乎意料的堅持。
在報考大學時,王偉有許多種選擇,不夸張地講成績優(yōu)異的他可以報考全國大部分學校和專業(yè)。
只要他愿意,一切唾手可得。
但是面對擺在面前的“誘惑”,王偉二話不說地選擇了堅守自己的理想,報考了空軍航空大學,成為了當年湖州四中唯一一位被飛行學院所錄取的飛行員考生。
回憶起自己這位學生,王偉的高中班主任人說:
“我知道他一定會成功的。”
除此以外,班主任還透露,早在讀高中時,王偉就開始為自己的夢想做準備,為了能成為飛行員,王偉報名參加了當時的電子職業(yè)班。
因為他說,飛機上有許多電子儀表,想要成為飛行員就必須打好基礎(chǔ)。
因其刻苦努力,王偉還成為當時的電子課代表。
1986年,18歲的王偉踏出了自己完成人生的第一步,成為飛行學院的一名學生。
都說,熱愛可以戰(zhàn)勝一切。
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在同一批學生中,王偉不是天賦最出眾的,但卻是最努力的一位。
靠著勤能補拙,王偉成為了同期學員中最先完成單飛的學生。
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熟練掌握駕駛3種新型戰(zhàn)機的本領(lǐng)。
不止如此,在航校生涯結(jié)束前,王偉共三次受到嘉獎、獲得“優(yōu)秀學員”的稱號。
他也是那批學員中,少有門門功課皆為優(yōu)秀的學員。
優(yōu)勝劣汰,擇優(yōu)錄取是任何時候不變的法則。
只要王偉愿意,他可以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任何一座大城市工作,家人朋友出于私心也希望王偉能回到離家不遠的杭州、蘇州等南方城市。
但是面對親朋好友的勸說,名利的誘惑,王偉的選擇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在畢業(yè)分配前夕,王偉主動找到了學校的校領(lǐng)導(dǎo),主動申請駐扎到海南島海軍部隊服役。
了解海南島的都知道,海南島雖然是我國的第二大島,擁有各種豐富的地下寶藏和多樣的自然資源。
但這里,位處我國最南端,且四季并不分明,沒有明顯的冬季,因為四面環(huán)海,所以濕度常年處于70%——90%之間,一到夏天便有蒸桑拿般的感覺。
本地人提及海南島的氣候,也是對其又愛又恨。
放著舒服便捷度的大都市不要,主動“下放”到離家千里之遙的海南島,不知多少人笑王偉癡傻。
但任憑別人怎么說,王偉都充耳不聞。
在部隊期間,王偉努力學習各種高科技知識,刻苦鉆研飛行技術(shù),他從不覺得部隊里的生活枯燥無聊,不是在訓(xùn)練,就是整理訓(xùn)練筆記,并且從不藏私,只要戰(zhàn)友有需要,王偉都會將其大方地拿出。
1998年,王偉在部隊聽到要改裝新的機型,已經(jīng)越發(fā)成熟穩(wěn)重的他如毛頭小子一樣,踴躍報名,申請成為第一批改裝機。
對此,有好心的戰(zhàn)友勸他,一旦改裝,則意味著一切要從零開始。
但王偉卻不在乎,他說:
“咱們的飛機比較落后,所以我拼了命也要把技術(shù)給追上去。”
憑借著對飛行事業(yè)的絕對熱愛和忠誠,王偉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本領(lǐng)。
成為了我國航空事業(yè)中一只矯健的戰(zhàn)鷹。
只可惜........
2001年4月1日,是許多人不愿意回想的一天,
這一天,一架美軍偵察機非法侵犯我國領(lǐng)空。
偵察到美軍偵察機的存在后,我軍立即派出兩架飛機進行跟蹤攔截。正擔負戰(zhàn)斗值班任務(wù)的王偉和趙宇兩名飛行員聽到戰(zhàn)斗警報聲后,立即駕駛飛機起飛,逼迫美機飛離我國航空領(lǐng)域。
不料在飛機一段時間后,美機突然向王偉所駕駛的戰(zhàn)機撞了過去。
頃刻間,王偉飛機的尾部便被美機的螺旋槳刮得像“紙片一樣”飛散開,隨后王偉飛機便開始翻滾墜落。
但即使處于這樣的危險瞬間,飛機上的王偉依舊在試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救護戰(zhàn)機作最后的沖刺,依舊能聽到飛機上王偉鎮(zhèn)定的報告聲;“飛機控制失靈。”
最終還是在趙宇大聲命令下,王偉這才選擇跳傘,殲—8也隨即發(fā)生爆炸。
眼見隊友被迫跳傘,生死不明,憤怒的趙宇立即對美機進行了鎖定,并向上級要求開火,但因油料不足,只能被迫作罷,趙宇只能匆匆下降高度確認王偉墜海的地點便返航離開。
在王偉墜海后,我國第一時間出動了海軍、空軍、武警、海監(jiān)、海事等多批艦船,飛機也進行出動,前往王偉出事的海域大規(guī)模的搜救行動。
沿海的漁民在得知王偉墜海后,也自發(fā)參與搜救行動中,可任憑群眾如何尋找、祈禱,都遲遲未能找到王偉的蹤跡。
在連續(xù)搜索14日后,分析各項因素后,最終官方無奈確認王偉已無生還的可能。
那句“我已無法返航”成為了王偉和救援部隊之間最后一句對話,也成為了王偉留在世間最后一句遺言。
直到今天,王偉的遺骸仍然未能找到,這也成為了國人心中的一大痛。
也有人疑惑,為何集10萬人之力,找不到一個王偉。
據(jù)當時相關(guān)人員推測,王偉在跳傘時,可能就已經(jīng)受了重傷,隨后殲—8爆炸又波及到王偉,讓其傷上傷,以至于等不及救援王偉便失去了意識被茫茫大海所吞沒。
再加上當時受制于技術(shù),我國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也好,救援系統(tǒng)也罷,雷達所能檢測的信號,都比較薄弱,這也為找尋王偉加大了難度。
王偉確認犧牲后的第三天,海軍為他進行了海祭,戰(zhàn)友們整理王偉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他畫的一幅名叫《夙愿》的畫。
只見這幅畫作上,一個投影帶飛行頭盔的飛行員駕駛著艦載機,身后是寬闊的航母甲板,目光所及是蔚藍的天空與海洋。
現(xiàn)如今英雄的夙愿已經(jīng)成真,王偉筆尖上的畫面成為了現(xiàn)實。
2012年9月25日,中國就此結(jié)束了沒有航母的歷史。
但過去的恥辱,英雄的犧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王偉犧牲后,王偉的妻子家人悲痛欲絕,父母更是一夜之間蒼老不少,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王偉的家人都無法走出失去親人的悲痛。
街道、社區(qū)、志愿者也會經(jīng)常上門看望陪伴他們。
漸漸地,他們走出了悲痛。
所作所為更是令人側(cè)目,敬佩。
2022年,新冠期間,王偉的父母通過紅十字會捐款一萬元,助力湖州防控工作。
王偉的姐姐更是在疫情嚴重期間,填寫了器官捐獻志愿登記。
王偉的妻子阮國琴多年不能忘懷舊愛,始終未曾改嫁。
痛失摯愛的她并沒有一味地沉溺在悲痛中自怨自艾,而是化悲痛于動力,接受了部隊的安排,前往軍校學習,參加部隊審計培訓(xùn)班,在部隊服役期間,還榮立三等功1次,2次被評選為先進個人,4次獲得部隊嘉獎。
在她的照顧培養(yǎng)下,王偉的兒子王子成長得很是優(yōu)秀,現(xiàn)如今他已經(jīng)是海軍某部隊的一名基層軍官。
王偉的外甥也沒有令人失望。
都說,外甥像舅這話不假,自幼聽著舅舅的故事長大的蔣宇凡,如同當年的舅舅一樣,自小立志成為一名飛行員,即使明知危險,也毫不退縮。
現(xiàn)如今的他也是已經(jīng)成為空軍航空學院大學某學院的一名飛行學院。
結(jié)語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現(xiàn)如今,山河無恙,英雄遠去。
但過去的恥辱我們不會忘記,愿英靈安息,家國永安。
參考文獻
中航工業(yè),跨時空對話王偉:鳳愿已成真,夢想已遠航!
浙江在線,王偉:我的理想、我的夢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澎湃新聞,懷念王偉烈士 英雄后繼有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