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據《聯合早報》報道,俄羅斯克里姆林宮4月2日證實,總統普京特別代表、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事務負責人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計劃在本周訪問美國。這一消息一經公開,迅速在國際輿論中引發強烈反應。因為這不是普通的訪問,這是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高級官員首次可能踏足美國國土。
“我們正在與美國人討論。”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一句看似低調的確認,掀開了俄美沉寂三年的外交帷幕。而更具現實意味的是,德米特里耶夫將在華盛頓會見的對象,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這不再是低級別接觸,也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次經過精密布局的戰略信號釋放。
三年來,俄美關系跌入谷底,全面制裁、外交凍結、軍事對峙、輿論交鋒幾乎成為常態。而俄烏戰爭,正是導致這一冰封狀態的根本導火索。在這場持續已超三年的戰爭中,美國不僅是烏克蘭最主要的軍事支持者,更是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全球核心樞紐。從戰場武器,到金融系統,再到能源出口,華盛頓對俄羅斯的打壓力度幾乎前所未有。
而如今,俄羅斯卻主動提出訪美,釋放的絕不僅是“對話意愿”這么簡單。此次出訪人選德米特里耶夫身份特殊,他不僅是普京親自任命的經濟特使,更曾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而此次,美國居然臨時解除了對他的限制,為其打開大門,足見雙方對這次接觸的重視。
從俄方角度看,戰爭進入消耗階段,局勢雖未逆轉,但制裁帶來的系統性壓力已逐漸顯現。在此背景下,普京政府急需外交突破,以爭取喘息空間。而與美國接觸,無疑是破解困局的核心一步。此舉既可測試新一屆特朗普政府的對俄態度,也可能成為重構俄美接觸機制的開端。
對于美方而言,克宮主動送來“溝通窗口”,更不失為觀察俄方真實戰略意圖的機會。在俄烏戰場未決、歐洲焦慮加劇、國際力量格局動蕩的大背景下,美國未必不愿恢復有限接觸,掌握主導節奏。從制裁解除到安排會談,特朗普政府顯然已釋放出與拜登時代截然不同的外交姿態——更靈活、更務實,乃至更傾向“交易而非教條”。
但必須指出,這并不代表俄烏戰爭正在迎來轉機,更不意味著俄羅斯在戰爭問題上有意妥協。此次訪問雖以經濟合作為名,但與戰爭脫不開關系。俄方此舉更像是一場外交布局,目的或許是爭取制裁松動,為長期對抗做準備,而不是停止沖突、尋求和平。
烏克蘭對此必然高度警惕。俄方高官訪美,不僅有可能撬動國際話語平衡,更可能影響未來戰局的政治基礎。對基輔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是否仍能確保自身在西方支持體系中的優先地位?是否仍能依賴華盛頓的堅定支持?一旦俄美關系出現哪怕微妙的松動,烏克蘭將不得不重新評估自身所處的戰略坐標。
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普京將在沙特與特朗普會面,但拒絕得并不徹底,反而顯得“留有余地”。從節奏安排到信息釋放,從先在沙特試水、再向美國推進,俄方正通過一套有層次、有意圖的外交動作,逐步拆解西方的圍堵敘事,謀求對未來談判的戰略主動。
三年來,俄美之間的沉默是全球最危險的不確定因素之一。而這一次的“訪美破冰”,既是一次有限接觸,也可能是更大變局的起點。它不代表戰爭結束,卻可能為未來戰后格局埋下伏筆。它不意味著妥協,卻清楚標示出:俄羅斯不會永遠等待,也不會始終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