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當厄瓜多爾總統丹尼爾·諾沃亞請求美國出兵“打擊販毒團伙”的消息曝光時,許多人不禁感到一絲寒意。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互動,而是一次充滿歷史回響與地緣政治算計的“危險交易”。
據法新社4月1日報道,諾沃亞在3月29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于佛羅里達舉行的會晤中,主動請求美方提供軍事支持,協助在打擊販毒與非法捕魚方面展開巡邏。而更引發警惕的是,他竟還提出希望美方將厄瓜多爾本國的黑幫組織列入“國際恐怖組織”名單。
這是拉美歷史又一次熟悉的循環開始了嗎?面對國內暴力飆升、毒品泛濫、治安崩潰,厄瓜多爾政府竟選擇用“引入外力”這一極端手段來“自救”,并暗示希望解除禁止外國駐軍的憲法禁令。如果說厄瓜多爾是在與毒品戰爭搏命,那么讓美國軍事力量卷土重來,無疑是在將國家主權與未來置于危險的賭桌之上。
諾沃亞并非盲目之人。現在,厄瓜多爾正站在社會崩塌的邊緣。從2018年至2024年,該國命案發生率從每10萬人6起飆升至38起,2023年更是達到47起的紀錄。監獄被黑幫掌控,街頭血案頻發,港口成為販毒通道。夾在哥倫比亞與秘魯這兩個世界最大可卡因生產國之間的厄瓜多爾,正迅速從“轉運國”墮落為“黑幫共和國”。
在這種背景下,諾沃亞轉向美國求援,表面上可以理解。但問題在于,他提出的方案是重新引入美國軍事存在。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厄瓜多爾有可能重走20世紀拉美國家依賴美國治安“援助”、最終淪為軍事附庸的老路。曾幾何時,美國軍隊就在厄瓜多爾的曼塔港常駐,直到2009年才在國內強烈反對下被驅逐。而今,總統卻試圖通過國會推翻當年的“去軍事化”決議,再次邀請美軍進駐,實在令人憂心。
諾沃亞的邏輯很清楚:既然我們使用美元、既然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就理應得到軍事庇護。這種將國家安全“貨幣化”的思維,暴露出他試圖將國家主權轉化為對外討價還價工具的危險傾向。他不僅要美國提供戰術支持,更希望美方在國際層面替厄瓜多爾黑幫“定性”,一旦列入“恐怖組織名單”,美國將擁有在全球范圍內打擊這些組織的“合法權力”,甚至在厄境內開展秘密行動。
對于這一請求,特朗普的態度耐人尋味。據報道,他對這一請求表示“將考慮”。這意味著特朗普并不排斥在拉美重新部署軍事力量,特別是在他高舉“邊境安全”“毒品戰爭”大旗,試圖證明“只有強硬才能讓美洲安全”的背景下,厄瓜多爾此舉恰好為他提供了完美的外交舞臺。特朗普既可標榜自己“打擊犯罪”的強硬立場,又能以“保護美元穩定區”為借口,將美國影響力重新扎根南美。
這背后的邏輯,遠比單純援助更深刻。在美元體系逐漸被挑戰、中國在拉美影響日增的當下,美國極需一個“可控樣板”來穩定其在拉美的地緣根基。而厄瓜多爾,一方面早已放棄本國貨幣,完全依賴美元體系;另一方面政治不穩、安全崩潰,又沒有足夠強烈的民族主義反彈,恰恰成為理想目標。諾沃亞的請求,于華盛頓而言,不是負擔,而是機會。
但問題在于,這樣的“合作”真的是解決之道嗎?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的軍事介入往往只在短期內制造“穩定假象”,而長期則留下權力真空、社會撕裂、乃至國家失控。海地、巴拿馬、薩爾瓦多的經驗還歷歷在目。美軍來得快,走得慢,走了還留下深深的地緣依附與政治干預機制。一旦厄瓜多爾走上這條路,是否還有能力在未來說“不”?
而且,諾沃亞此舉也可能為其他拉美國家打開危險先例。在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同樣飽受毒品暴力困擾的今天,如果“引入美軍”成為某種“打擊黑幫的捷徑”,那么整個地區的自主安全體系將被徹底瓦解,軍事依賴與主權退讓的老劇本將再次上演,只不過這一次的名義叫做“反毒”。
厄瓜多爾需要的是制度改革、司法清洗、經濟振興與社會重建,而不是依賴美國空投的“軍事秩序”;需要的是打造強韌的國家治理系統,而不是用一紙外援協議解決復雜的社會病灶。諾沃亞試圖通過軍事交易換來“國家穩定”,本質上卻是在把國家主權交付于另一種暴力之手。這不是自救,而是變相的自棄。
毒品戰爭從來不只是一場槍戰,更是一場關于國家認同、政策主權與國際邊界的系統戰。在這場戰爭中,真正的勝利不靠美國的軍艦,而靠厄瓜多爾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政治勇氣和制度力量。否則,即使敵人被擊倒,國家也早已失去了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