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初中畢業后,當了插隊知青。剛去時,那真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但“既來之,則安之”,必須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和農村生活完全“接軌”,所以除和社員一樣勞動之外,我們也種了自留菜地,還養了一頭豬。
圖片來源網絡
可這兩樣都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瞎子看報做擺飾,聾子聽歌裝樣子”。那菜種得實在是不敢恭維倒也罷了,養的那頭豬就簡直養成了個“精”。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現在城里年輕夫婦養特保兒,勞神費力精心呵護,伢還養不好一樣,我們那個家伙也是磨死人,掰死人,甚至比“特保兒”還難伺候!
當時知青條件相對比農民要好得多,有特許的豬糧供應,有精篩(農民都是粗篩)后成色上好的谷糠麥麩做豬飼料。但我們幾個伙計你指望我,我指望你,讓那個“特保兒”饑一餐,飽一頓,幾個月下來,可憐它不知是在故意減肥,還是它本來就是一頭“僅供觀賞的寵物豬”,除個子稍大點之外,它幾乎一斤肉都沒長!而社員家缺麩少糠喂起來的豬,卻個個膘肥體壯,頭團肚圓,茁壯成長,與時俱進,真是豬比豬氣死人!于是兩個男生作了分工,另一個男生去種菜,我負責喂豬。
從此每天早晚三餐像伺候少爺一樣伺候它,加大投入,加強護理,還打豬草、撿野菜,增加一些粗飼料,做到粗細搭配,營養結構合理。可一段時間下來,仍不見成效,就開始著急了。
有天收工回來,照例先給特保兒安好飼料,然后再去挑水洗米,做自己的飯。可挑水回來想不過,轉身去豬棚看看,這一看不打緊,一看吃一驚:只見我們的那位“特保兒”根本就沒攏槽邊,它只是遠遠地站在一邊眼睜睜地望著豬槽;而豬槽前此刻有一位“仁兄”正旁若無人,“當仁不讓”地張開大嘴在那里大快朵頤。
我們的那頭豬大概實在是餓得太難受了,就戰戰兢兢地也想往那豬槽邊湊,可那位豬老兄根本就不讓它攏邊,兩爿肥屁股朝后左一墩,右一拱,如拳王泰森的兩個大拳頭劈頭蓋腦地向它砸來,再加一條鞭子樣的尾巴金蛇狂舞般地抽向我們那頭豬的臉,我們那豬便嚇得趕緊自覺后退。
圖片來源網絡
最讓人刺激的是,這頭來吃白食的黑豬正是和我們那頭白豬同一天買回的,而現在這個家伙的塊頭堆頭已起碼是我們那個不爭氣的家伙的三倍!我當時那個氣哪,那真是叫做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我想都沒想,順手抄起剛剛放下的挑水扁擔,狠狠朝那個家伙劈頭蓋腦地打將下去。
打了幾下還不解恨,又隨手抓過一把梨秧草的釘耙,用耙尖那一面照那家伙的背面狠狠挖去。哇……只聽得那家伙像要殺它似的,石破天驚般地大叫了幾聲,整個灣子頓時像發生了地震樣,全灣震動!我嚇得魂飛魄散,大驚失色,不知所措。
那頭豬則瘋狂的拼命般地左沖右突,奪路而逃。我被它撞得東倒西歪,差點被掀翻在地;它則踉踉蹌蹌,彈彈跳跳,一瘸一拐地倉皇而去。門檻有幾處被它踩塌踢破,地面上灑下了好幾灘的血印,從此,我們那個灣里就出現了一頭跛足爛背的“紋身花豬”……
憑心而論,我并不是那種心狠手辣的人,我甚至對人里面一個真正的壞蛋或小偷也難下重手。
然而,那只是在對待“人”。而對人以外其他的生命呢?是否能具有同樣的寬容,同樣的憐惜,同樣的愛心?佛說“眾生悉有佛性,人人當以慈悲為懷”。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己與他人,人與生靈,都是由此及彼,互為轉化,互相推及;地球上每一個生命,本質上都是平等的,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依賴的“生存鏈”和“共同體”。那種殘酷野蠻地對待動物和其他生命,任意對其損害,將會如多米諾骨牌倒下樣產生連鎖反應,最終是要“遭到報應”的。
還有,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一個人的善舉或惡念往往會在方方面面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一個小小的、不經意的舉動,也會暴露出你的內心世界和你的本性。我沒想到我那天的舉動怎么那么粗俗,那么瘋狂,那么殘忍與不理智,現在想起都還感到有點無地自容。
圖片來源網絡
那么今天,我們是否應該為過去的那種行為進行懺悔與反思,進而也去愛護和保護一切與人類有益的生物,與它們和平友好地相處,共同和諧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物隨天存,各有其道,互相扶持,互要感恩,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啊。
作者:閔守華(湖北老知青,武漢作協會員)
編輯:草根作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