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高彥均 通訊員 胡亞平/文圖
春風寄哀思 文化潤童心。4月2日,鄭州市金水區工人第一新村小學的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學校精心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學生們走進清明文化,感受傳統節日的深厚底蘊。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清明節不僅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它還和古人的農耕生活息息相關……”在班會的第一個環節,老師們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為學生們講解了清明節的起源與發展。當大屏幕上出現“二十四節氣”的古老智慧時,孩子們睜大了眼睛,驚嘆于古人如何根據自然規律安排農事活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伴隨著朗朗的誦讀聲,學生們在詩句中感受清明獨特的意境。老師還特別提到,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的習俗,背后還有介子推的感人故事。孩子們聽得入神,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了千年前的文化脈搏。
“看,這幅畫里的老牛正在耕田呢!”在介紹清明節習俗時,老師展示了春耕的生動場景,并解釋道:“牛是勤勞的象征,清明春耕寄托著人們對豐收的美好期盼。”學生們紛紛舉手分享自己家鄉的清明習俗,有的提到掃墓祭祖,有的說起踏青放風箏,還有的興奮地描述家人做青團的過程。
為了讓體驗更直觀,部分班級還組織了“畫清明”活動。孩子們拿起畫筆,有的描繪細雨中的牧童與老牛,有的畫出家人團聚包青團的溫馨場景,還有的用色彩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一幅幅充滿童趣的作品,展現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班會的最后環節,老師們展示了與清明節相關的經典藝術作品和詩詞,引導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五年級的馬錦萌同學說:“原來清明節不僅有悲傷的懷念,還有生機勃勃的春天和希望!”
活動結束后,許多學生意猶未盡,三五成群地討論著學到的知識。學校校長孫冬梅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里。今后,學校還會結合更多傳統節日,開展實踐性更強的文化活動,讓文化傳承的種子在校園里生根發芽。”
此次主題班會不僅是一堂文化課,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孩子們在感知清明、體驗習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讓這個古老的節日煥發出新的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