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因消費提升難、房地產低迷而帶動不少服務行業也顯著下行態勢,所以工業就成為提振國民經濟的重要一環了,連續幾年都是靠工業生產相對穩定而帶動整體經濟增長的,不知新的2025年會否延續此態勢。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開年的1-2月,國內工業生產是相對穩定可繼續推動整體經濟上行,略有點遺憾的是前2月的PPI指數還是同比下跌狀態而影響了各省營收漲勢不少哦,這就來觀察下工業十強省的營收運行。
廣東與江蘇這對國內工業的領頭羊2025年前2月的規模以上工業營收走勢就相對一般的,分別只有2%與3.2%的同比名義增長,所以它們的規模也就緩慢上升至2.64萬億與2.49萬億,雖然對其他省都還是碾壓式領先,但如此走勢總歸不是太理想的。
但再看粵蘇兩省的規工增加值實際增速,就要比營收名義增長率好不少哦,尤其是江蘇省前2月增加值有8.1%的實際增長,這就說明其營收漲勢不太高還是受到PPI下跌的影響比較大的哦。
那么哪些省會受到PPI下降的影響更大些呢?這真的不好說的,各省的工業品結構差異較大,且各個產品在前2月的PPI跌幅也是不盡相同,不能概而論之。
如河北省因今年前2月煤炭、鋼鐵類產品的價格下跌較為明顯而營收漲勢也同步受阻,同比下滑了4.9%而讓它的營收規模從8100多億降至7700多億了,其國內排名也因此被安徽省所超而下滑到第7位了。
而安徽省則是反例,前2月的營收居然能有10%以上增幅,這在整體PPI下降的大環境下算是非常迅猛了,可能是有新產能出現了吧。
安徽省的規工營收由此達到了8萬億以上,不僅超過了河北省而躍居第6位更是進一步穩固了其在中西部地區工業營收首位的局面,安徽省的大工業崛起之勢令人矚目。
其他各省的走勢都要相對平緩點,無如此大的跌宕。如四川省的2.5%增幅還能略比廣東省快一點;浙江、福建與湖北等省能有4%以上的名義增長,考慮到PPI的下降其實這樣的增速也是能接受的了;山東與河南的漲勢要更好一點,都能有6%以上了。
其中山東省取得了6.4%的名義增長,這也使得它的營收規模可達18萬億了,對浙江省的優勢也擴大不少,后者因增速略緩而只能達到1.66萬億,看樣子浙江省暫時難以實現趕超山東省了。
河南省則有6.9%這更快一點的漲勢,其規上工業營收也能升至7300多億,雖然第9的位次不變但一下就將其后的湖北省甩開了不少而且對四川省的差值也收窄至只有百多億了,如果它能持續保持這般增速優勢,實現反超四川省那是很有望的哦。
綜上而言,因各工業大省的產業、產品結構的差異,在2025年的前2月除了安徽與河北兩省就發生了排位變動外,其他省之間也有點微妙變化出來了。
再想到后面幾個月開始可能會受到因被大幅增加關稅而商品出口可能受阻的影響,各省的工業營收漲勢很可能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屆時十大省之間的營收格局可能還會發生更大的變化的,不知道大家對此是不是也有一定擔憂呀?歡迎在下面留言我們來深入討論下!
十大省的前2月規上工業營收走勢,具體來看下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