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凌峰樓C11報告廳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武漢職業技術大學2025年學生科創大賽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校長何保華親臨現場并發表講話,為這場充滿激情與創新的賽事拉開帷幕。這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青春與智慧的碰撞,是夢想與現實的交匯。在這里,每一位武職學子都有機會用創新點亮未來,用科技賦能發展!
武漢職業技術大學杰出校友、武漢利楚商服創始人王朋,為本次大賽捐贈了50萬元專項基金!這筆資金將用于支持同學們的科創項目,助力大家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王朋學長的成功,正是從這里起步,如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母校,激勵更多學弟學妹追逐夢想!
儀式現場群賢畢至,特邀嘉賓陣容強大。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田衛衛、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黨委副書記舒蕾、萬學教育大區經理許國富三位行業專家蒞臨,圍繞科創賽事主題展開專題分享,為在場師生帶來前沿的科創理念與實踐經驗。
武漢職業技術大學副校長刁元斌、楊旭東,各學院以及教務處、招生與就業處、科技處、團委、雙創協同教育中心等相關部門領導,科創大賽項目組師生代表共計 200 余人參加啟動儀式。儀式由副校長楊旭東主持,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充滿對科創的熱忱與期待。
在儀式上,第九屆“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省賽金獎得主、環境 22301 班柯銀燦分享了科創成長歷程。2024 年,她從一位答辯緊張的新手,歷經四個月的備賽錘煉,逐漸蛻變。在備賽過程中,她歷經數百次 PPT 打磨、講稿優化和模擬答辯,專業素養得到顯著提升,更淬煉出堅韌的意志力與創新思維。她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青年學子勇敢邁出探索的步伐,在未知領域中開拓創新疆界。
教師代表馬小強結合自身六年“創新大賽”和“挑戰杯”指導經驗,為參賽團隊提供了寶貴建議。他強調備賽需精準對標賽事規則,建議團隊深入研究評分標準與支撐材料對照表,確保項目申報、路演等環節全面契合評審要求,為參賽團隊指明方向,助力他們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武漢職業技術大學校友積極助力校園科創發展,為大賽注入了強大動力。校友企業武漢利楚商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始人王朋捐贈 50 萬元設立專項基金,發起“利楚杯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校友陳超作為公司高管發言,強調大學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實踐平臺,鼓勵學子通過科創賽事錘煉創新思維、勇于突破嘗試。
在專題分享環節,三位行業專家各抒己見,為在場師生送上關于科創思維和大賽“秘笈”的指南。
田衛衛結合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實踐經歷,分享了“概念驗證 + 服務”三級跳科技創新路徑。他闡述通過概念驗證工作實施,實現“成果篩選 - 概念驗證 - 中試熟化 - 創業孵化 - 股權投資 - 轉化落地”的全流程成果轉化路徑,為推動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清晰思路。
舒蕾從“ A +” 類賽事切入,詳述“創新大賽”“挑戰杯”和職業規劃大賽三項賽事的備賽策略,建議學校用好校友資源和市場資源,建立常態化備賽機制,助推學校科創教育發展。
許國富立足機制建設,強調獲獎項目源于系統化、專業化的備賽過程,每個環節都需要科學設計和精準執行,為參賽團隊提供科學的備賽方法論。
隨后,副校長刁元斌為四位企業導師頒發榮譽聘書,將啟動儀式推向高潮。
校長何保華作本年度科創賽事動員和部署。他強調,學校相關部門和各教學機構要以此次啟動儀式為契機,以科創賽事為抓手,加強資源配置,建優協調機制,以科研為牽引,深化“有組織科創”改革,全面構建“賽事驅動-教育創新-人才成長”的良性循環生態。何保華號召全體師生要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共同書寫屬于武漢職業技術大學的科技創新答卷,為學校科創事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武漢職業技術大學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圖文編輯:胡君
通訊員:鄒丹 范皓
攝影: 張博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