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近日報道,杜特爾特當天從境外返回抵達馬尼拉國際機場后被警方拘留。此前,菲律賓總統府確認,國際刑警組織馬尼拉分局已收到國際刑事法院 (ICC) 對杜特爾特的逮捕令。杜特爾特早前則表態稱,他已做好可能被捕的準備。近幾個月來,杜特爾特與馬科斯家族間的“權力之爭”持續升級。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在其領導的民主人民力量黨集會上,喊出“保護莎拉”的口號。
杜特爾特和女兒莎拉(資料圖)
一夜之間,菲律賓的局勢突然緊張起來。這是因為前總統杜特爾特飛抵中國香港后,國際刑警組織突然對他發出了紅色通緝令。這個舉動與國際刑事法院正在調查的“禁毒戰爭”有關。在杜特爾特主政的2016年至2022年間,他發起了轟動一時的禁毒行動。雖然官方數據稱,這場運動導致至少6000人喪生,但人權組織則認為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萬。國際刑事法院指控他涉嫌法外處決,認為這構成“反人類罪”。
杜特爾特與現任總統馬科斯曾締造“團結聯盟”,助后者在2022年大選中橫掃票倉。然而聯盟裂痕在2023年徹底爆發:馬科斯轉向親美路線,放任議會調查杜特爾特家族,甚至默許ICC介入。分析指出,馬科斯借國際壓力鏟除最大政敵,同時將國內矛盾轉移至“司法正義”議題。當杜特爾特近日返菲被捕時,7000名警力嚴陣以待的場景,被輿論諷刺為“政治清算的豪華陣容”。杜特爾特家族深耕菲南部長達三十年,達沃市被稱為“東南亞最安全城市”。
菲律賓最高法院2021年數據顯示,全國法院案件處置率達28%-48%,司法機構仍在有效運作,ICC越權行動涉嫌侵犯主權。馬科斯政府對此未公開回應,但顯示其承認“有義務配合國際刑警”。程序爭議引發連鎖反應。ICC發言人確認杜特爾特被捕依據的是去年更新的逮捕令,但菲律賓2019年已退出《羅馬規約》。法律專家指出,退出前行為仍受ICC管轄,但需通過菲律賓司法系統協作。馬科斯政府2022年曾拒絕ICC調查請求,此次立場轉變被質疑存在政治動機。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資料圖)
隨后兩大家族的對決背后,隱現大國角力。杜特爾特任內推行“親華疏美”政策,而馬科斯重啟美軍基地、在南海問題上對華強硬,被莎拉斥為“出賣主權”。ICC對杜特爾特的審判,更被質疑為西方勢力干預菲內政的工具——若“禁毒戰爭”被定性反人類罪,菲律賓司法自主權將遭重創,這正是莎拉警告“國家主權淪喪”的深層邏輯。美國的態度亦耐人尋味。馬科斯被視為“親美派”,但特朗普政府對菲關注度下降,加之貿易政策收縮。
從政治角度來看,杜特爾特的被捕對菲律賓國內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國內擁有廣泛的支持基礎,他的被捕可能會進一步激化菲律賓國內的政治矛盾,此外,杜特爾特的被捕也給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帶來了巨大的政治挑戰。一方面,馬科斯試圖通過此次行動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但這種做法卻引發了民眾的反感。另一方面,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爾特的指控本身也存在諸多爭議,其合法性與公正性一直飽受質疑。
菲律賓警察(資料圖)
總而言之,馬科斯當前的做法,又給自己的家族添上了一段黑歷史。至于杜特爾特,情況屬實不妙,接下來的中期選舉,莎拉能否在沒有父親助力的情況下,帶領己方陣營的支持者們突出重圍,就要看她有沒有靈活的政治手腕了。讓國際刑事法院“順理成章”的凌駕于菲律賓國內法之上,動搖的是本國的司法權威;而且無視菲律賓國內洶涌的民意,貿然對政壇一大家族出手,更是損害了菲律賓的民族情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