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將在白宮正式宣布他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
不過,由于時差原因,截止撰稿前,我還沒有更多消息可以透露給大家。
事實上,就連美國國內接近白宮的那些媒體,甚至駐白宮的記者,都不知道特朗普對等關稅名單上有哪些國家。
01
大家關注對等關稅的同時,還要注意馬斯克近日透露他要辭去政府效率部職務,且該消息已經得到特朗普證實。
具體來說,上周三,也就是3月27日,馬斯克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政府效率部預計5月底能完成為美國政府節省1兆美元的計劃,屆時他將辭去政府效率部的職務。
幾天后,3月31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證實,馬斯克將在完成任務后離開政府,因此馬斯克要辭職的消息大概率已經坐實。
那么馬斯克辭職到底是因為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
所謂客觀原因,其實就是任務已經完成,但僅憑這一點完全不足以解釋馬斯克當初進入政府的動機,畢竟早知今日,他當初何必要趟這趟渾水?所以,這里面一定有一些主觀原因。
那么這個主觀原因到底是什么?
說到這,我先透露一個信息,即三月初時,特朗普發布了一項內部命令,稱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不僅不能直接進入政府各個部門調取數據,也不能直接向聯邦政府下達命令,而是只能給聯邦政府有關部門提建議。
換句話說,不管是下令還是調數據,都需要得到特朗普允許。這可以說是流程上的正規化,但也理解為特朗普對馬斯克的不信任。
如果是后者,坦率地說,這無疑會刺激馬斯克。
事實上,早在特朗普上任前,我就曾預測馬斯克和特朗普最終一定是一拍兩散,但我當時預計最晚會在2026年,也就是中期選舉之前。
因為特朗普和馬斯克性格迥異,但強勢的風格有很接近,兩個強人不可能在一起共事,且馬斯克的目標和特朗普的目前是南轅北轍的。
從這種結構性分析中,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馬斯克和特朗普一定會分道揚鑣,只是當時他們自己可能還未意識到。
如果說這次是馬斯克和特朗普分道揚鑣的第一回合分,那么這個第一回合其實比我預期的要早。
02
接下來,我們就來大致梳理一下,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七十多天時間里,馬斯克在國內外,尤其是對美國聯邦政府造成的翻天覆地的影響,比如聯邦政府的許多雇員、負責情報問題的特工,現在都是朝不保夕的狀態。
在過去七十多天時間里,馬斯克把美國政府內部搞了個天翻地覆,那么馬斯克自己有得到什么嗎?我們可以用四個概括,即“一無所得”,甚至還可再加四個字,即“損失慘重”。
損失慘重分為兩方面,第一,馬斯克自己的生意。
特斯拉不僅在國外,連美國國內,其股價和銷售額也是一路走低,這反映出美國民間對于馬斯克跟著特朗普“倒行逆施”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反彈。
作為一個生意人,馬斯克可以什么都不要,但他總不能不要自己的生意。
第二,生命,且與生意相比,生命顯然更加珍貴。
馬斯克本人已經承認,他已經無數次收到死亡威脅,并表示如果他遭遇不幸,那絕非自殺,而是他殺。
據說,馬斯克已經將一些機密文件交給了一個朋友,并且已經將這些文件隱藏起來,以防不測。還有傳言稱,無論睡覺還是外出,馬斯克身邊都跟著眾多保鏢。
那他究竟追求什么呢?
他有政治野心,卻因不是在美國出生,無法競選美國總統。與特朗普的合作,未來注定會分道揚鑣,而且當下他的生意和生命都已受到嚴重威脅,但凡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繼續如此行事。
馬斯克想要改變世界,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比如SpaceX項目、特斯拉等等,盡管當前特斯拉在馬斯克的商業布局中已經沒有那么關鍵。
所以,他未來的商業版圖,以及改變世界的雄心,都無需與特朗普這個本就“三心二意”的團隊捆綁在一起才能實現。
由此看來,馬斯克決意離開,似乎是必然趨勢。
當然,我剛才說這是馬斯克與特朗普分手的第一個回合,目前看屬于“軟分手”,而非“硬著陸”。如果“硬著陸”,以特朗普的行事風格和脾氣,兩人必定一拍兩散,成為死對頭。
馬斯克若以這種方式與特朗普分開,算是“軟著陸”,給雙方都留了面子和尊嚴。
不過,要是兩人中有一人,或者兩人同時不理智,或許還會有第二、第三個回合,到那時,就可能是“硬著陸”了,特馬兩人從此結為世仇也說不定。
所以,大家不管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都搬好小板凳,等著看后續發展吧。
03
接下來我要講第三點,特朗普上臺70多天來,美國國內發生了一些極為詭異的事,用一個成語“噤若寒蟬”來形容毫不為過。
有人或許會質疑,怎么能用“噤若寒蟬”來描述美國這樣一個號稱自由,甚至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國家呢?
確實,我之前曾引用《紐約時報》的內容,提到國會中的共和黨議員們對特朗普的某些行為噤若寒蟬,令人難以理解。
同時,在學界,我們長期接觸的一些學者,如今對評論國家外交政策也表現得噤若寒蟬,這在以往的美國是難以想象的,就好像有一把刀懸在他們頭上,只是落與不落有所選擇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哪個議員、學者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任人宰割的境地呢?實在不可思議,要知道這可是美國啊。
今天我還要重點講講民主黨。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民主黨異常安靜。他們到底是在謀劃重大行動,還是正處于衰落的前夕呢?
說衰落的前夕或許有點夸張,但他們肯定不是在謀劃重大行動。
回顧特朗普第一任期,民主黨在國會內部的反對聲音,眾多政治人物對特朗普的批評聲此起彼伏。
拜登上臺時,民主黨覺得勝券在握,對特朗普的清算、倒查、批評之聲也是接連不斷。
可唯獨這次,特朗普再次成為焦點后,民主黨卻幾乎銷聲匿跡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人不見了,還是聲音沒了,或者是整個影響力和態勢都消失了?
我認為是最后一種情況,民主黨在特朗普面前已毫無影響力,幾乎不成氣候。
這里有幾個體現。
首先,從目前情況看,特朗普雖說要修改憲法以謀求連任,雖然這可能只是他的一廂情愿,但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只是這不在我們當下的討論范圍內。
其次,即便特朗普不做第三任總統,共和黨內民粹主義政客大有人在,比如萬斯等,而民主黨內現在卻幾乎無人能扛起大旗。
坦率地講,這與30多年前克林頓上臺時,以及當時英國布萊爾上臺時形成鮮明對比,和2009年奧巴馬上臺時也截然不同。
那時,一批40多歲的政客在西方政壇嶄露頭角,如今,不管是在美國、英國還是歐洲,40多歲的政客幾乎難覓蹤跡。
這并非是因為年輕人和中年人都消失了,而是人們對政治變得冷漠、無感,才導致這種現象出現。
說到特朗普,我們知道他此次的影響力極大,可謂是卷土重來。
美國傳統政治中的“政治正確”和“身份政治”這兩個現象已基本不復存在。
先說說身份政治,過去,一般黑人中下層老百姓、知識分子甚至科技大佬,相對更傾向于支持民主黨。
因為科技大佬往往代表進步勢力,知識分子自不必說,黑人、中下層老百姓則是為了爭取自身權利,這叫身份政治,即身份象征。
如今,在當前的社會政治環境中,身份政治已不再具有往日的重要性,變成了每個人根據自己對社會的解讀和認知,而且是從自身的命運解讀,來決定自己是支持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當身份政治破裂,那些原本跟著民主黨走的黑人、年輕人、知識分子、科技大佬以及科學家,基本上絕大部分都轉向了共和黨。
實際上,不必百思不得其解,經過幾番思考就能得出結論。
那就是我之前反復強調的,在科技革命的推動或者沖擊之下,社會底層的邏輯和架構發生了巨大的沖撞和動搖,導致社會表層撕裂。
這種情形類似于地震或火山爆發,在地殼深處的巖漿滾動過程中,出現一個傳導機制,讓火山噴發,地動山搖,美國現在的情形正是如此。
而民主黨原本的身份政治,也在這種地動山搖、山崩地裂面前蕩然無存,因為每個人都是根據個人感受來選擇支持哪個政黨。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特朗普是共和黨里面的主流,就算他是共和黨里面的偏流或者支流,也會一呼百應,擁有一批擁躉者。
坦率地說,不可否認特朗普確實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時甚至能夠解決問題,但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極其危險。
這就是我為什么將特朗普及其周圍的信徒們稱為“危險的能干者”,而把那些包括民主黨在內的主流派,以及像舒爾茨、馬克龍這樣的歐洲政治家,稱為“無能的正確者”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讓“正確的無能者”轉變為“正確的能干者”,那么像特朗普這樣“危險的能干者”就將失去生存空間和余地。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當我們解決了底層老百姓的身份政治問題之后,我們就要解決上層的政治正確問題,民主黨就是一個顯著的案例。
大約二十多年前,美國社會開始流行一種觀念,即一切都要政治正確,意識形態、價值觀、戰略利益等都要符合一套統一的規范,也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套路。
這表面上看似極其專業,但實質上卻是極其僵硬和蕭條,殊不知山崩地裂已經來臨。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它表面上的政治正確、政治規范,與地殼深處正在發生的巖漿滾動,出現了一種巨大的反差。
當巨大的反差突然來臨時,底層老百姓的身份政治也隨之消融,每個人都是根據個人感受來選擇支持哪個黨派。
而隨著底層老百姓的身份政治的消逝,上層那種由“不知危機已至”的政治僵化和教條主義所導致的政治正確也隨之消失。
在所有這些因素消失之后,長期習慣于政治教條和僵化思維的民主黨人,面對世界劇變時,可以說是一籌莫展、一無所知,感到極其彷徨和焦慮,最終只剩下一具僵尸。
在某種程度上,這可能類似于2019年當時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情況。當時的馬克龍還比較年輕,思維敏捷,工作表現出色,他提出了“腦死亡”概念,當然此處指的是北約。
雖說在俄烏戰爭之后,北約似乎經歷了一次復興,但目前它卻又一次陷入了“腦死亡”的狀態。
無論是個人、企業、社會、國家、政治、團體還是文化,一旦缺失了以思辨為基礎的定位,即便擁有再多的智慧,也僅僅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時代,所有這方面的小聰明都將被迫讓位于人工智能。
這篇文章的內容可能較為抽象,一些觀眾可能需要反復觀看才能理解,內容可能比較干澀,但我相信只要你多看幾遍,一定能夠捕捉到我的意圖。
我并不期望每個人都完全同意我的觀點,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背后的精髓和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