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十余載,換不來體面生活?
這句靈魂拷問,在濟南春季招聘會的現場顯得尤為刺耳。
當學歷貶值的浪潮席卷就業市場,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大學生們,正被迫接受理想與現實的殘酷割裂。
這事要從博士后簡歷被退回說起
3月29日傍晚,某985高校博士畢業生李明(化名)默默收起了被省實驗中學拒收的簡歷。
這位32歲的材料學博士不會想到,六年前他放棄企業高薪選擇繼續深造時,命運的齒輪已悄然轉動——如今連重點中學的教師崗位都要求"博士后起步"。
而在招聘會出口處,旅游公司"月薪6000元、不繳公積金"的告示前,仍排著百米長隊。
這場持續29天的招聘會,暴露了就業市場的三重撕裂
1. 學歷通脹
省實驗中學教師崗的學歷要求從碩士飆升至博士后;某生物科技公司HR直言:"去年招的碩士生連實驗室基礎操作都不會,今年只要博士。
2. 薪酬塌方
二本院校會計專業的王雯(化名)發現,四家承諾"繳納五險"的企業中,三家將試用期薪資壓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2100元)。某傳媒公司"高薪"招聘剪輯師,實際需承擔設備租賃費用。
3. 經驗悖論
"招行政專員要求10年行業經驗"的告示旁,35歲的海歸碩士張然苦笑道:"我博士畢業就超齡了,難道要15歲開始打工?"
網友觀點兩極分化:
企業用實習生頂替正式崗,本質是剝削。
眼高手低活該失業,我侄女專科畢業做美甲月入過萬"
值得注意的是,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濟南企業給碩士生的平均offer薪資(5387元)已低于外賣員收入中位數(6562元)。
這與2013年"碩士生爭當環衛工"事件形成詭異呼應。當年哈爾濱457個事業編崗位吸引29名碩士競爭,如今學歷門檻已升級為"博士起步"。更諷刺的是,某央企被曝"子弟崗"錄取率超60%,而普通應聘者需通過5輪考核。
在招聘會角落,00后創業者陳昊的展臺前卻排起長隊。他的電商公司給出"底薪+分紅"方案,條件是"能三天學會直播運營"。"我們面過211畢業生連商品詳情頁都不會做,"他坦言,"現在更看重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教育投資回報率跌破臨界點,是該反思"唯學歷論",還是該接受勞動價值重構的現實?*這個問題,或許比招聘會上任何一份拒信都更值得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