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史學家范祖禹,在他的著作《唐鑒》里直言,唐朝不僅三綱紊亂,還沾染了夷狄的風氣。為啥范祖禹這么認為呢?因為他對儒家的綱常極為看重,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是儒家的基本準則。可從唐太宗起,唐朝的父子、君臣、夫妻關系就亂了套。
先說父子關系,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中逼唐高祖李淵退位,唐肅宗在安史之亂時擅自稱帝,把唐玄宗尊為太上皇,還縱容李輔國欺辱他。唐憲宗和唐穆宗呢,都有殺父弒君的嫌疑,這父子之間哪還有綱常可言?
君臣關系更是糟糕得很。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河北地區根本不聽朝廷的,就像獨立王國一樣。甚至宦官都能隨意廢立皇帝,皇權被嚴重威脅。
夫妻關系也是混亂。武則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后來成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楊貴妃原是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妻子,卻被唐玄宗納為貴妃。唐太宗殺了李元吉后,還霸占了人家妻子楊氏。在宋代文人眼里,這些行為跟蠻夷沒啥兩樣。
再看宋朝,既沒有殺父弒君的丑事,皇族也沒內亂,藩鎮沒有割據,宦官也沒法干預朝政。范祖禹的《唐鑒》在宋代很受文人認可,他也因此名聲大噪。這本批判唐朝的書,還得到理學家程頤的大力推薦,程頤稱贊 “三代以后無此議論”。
宋哲宗時期,宋朝短暫收復河湟一帶,宋人的自信達到了頂點。有人就說了,唐朝沒拿下的地方,咱宋朝收復了。北宋文人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宋朝和唐朝治國策略大不相同。唐朝大臣能出將入相,宋朝卻嚴格區分文武官員職責。國家治理從漢唐的粗放型轉向精細化,追求精致。所以在宋代文人眼里,漢唐就被貼上了“臟唐臭漢”的標簽。
不過南宋之后,人們對唐宋的看法變了。宋孝宗對大臣們說:“本朝家法遠勝漢唐,唯用兵一事未及。”意思是宋朝各方面都不錯,就是軍事差點。大臣們為了維護宋朝面子,紛紛回應:“我宋立國大體,兵力雖不及漢唐,而家法實無愧于三代。”意思是漢唐武力強,但其他問題不少,宋朝除了軍事,其他方面都挺出色。
這事兒反映出不當時人看歷史的局限性。宋人老拿唐朝末期的衰敗和宋朝的巔峰比,所以才會只取扒唐朝的黑歷史,覺得宋朝聲譽遠超唐朝。但現在要是問唐朝和宋朝哪個更厲害,大多數人會覺得唐朝,因為唐朝是盛世,不僅經濟繁榮,還開疆拓土,而宋朝有什么?城下之盟嗎?靖康之恥的牽羊禮嗎?向敵國稱臣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