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指的是每年3月和4月的招聘黃金期。這段時間,企業通常會集中發布大量崗位,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才的招聘需求旺盛。此時,各大高校也會積極“開源”,為大學生開辟更多就業渠道、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例如,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就在近日舉辦了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
據悉,此次雙選會行業覆蓋人工智能、大健康、新能源、新商科、制造業、金融業等國家重點領域,150家用人單位攜3000余個崗位現場“招賢納士”,招聘總人數6000余人,幫助該學院的學子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這一規模的擴大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也反映出學校在對接行業需求方面的精準布局。
深入了解后可以看到,本次招聘會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領域的企業占比顯著提升,與學校近年來優化專業設置、增設智能制造與健康醫療科技等新興學科密切相關。雙選會現場,畢業生們與企業代表深入交流,部分低年級學生也提前到場了解行業動態,為職業規劃積累經驗,這種“未雨綢繆”的就業意識得益于學校長期推行的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
不僅如此,雙選會現場還設立了就業指導專區,各學院就業指導專家及校友導師提供相關政策宣傳、職業規劃、就業心理咨詢等精細化服務,滿足畢業生多樣化的職業發展需求。學校還推出“AI簡歷優化”“AI模擬面試”等人工智能輔助就業服務,為求職學生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修改意見,為學子們的就業保駕護航。
作為高校就業的“模范生”,大東軟在就業服務上的努力遠不止于此。學校從去年春季就陸續開展就業服務,已舉辦100余場線上、線下各類專場招聘會、組團招聘會以及空中宣講會,發布3000余條就業信息,累計提供約15000個崗位,為畢業生搭建多元化的就業渠道。
在各類就業政策的精心“澆灌”下,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學子們也給出了優異的就業成績。目前,學校已累計向社會輸送7萬余名應用型人才,有多位畢業生進入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高德地圖、滴滴出行、快手等知名互聯網大廠工作。歷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據2024年麥可思調研統計,該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為5875元,明顯高于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是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指標,對考生而言,選擇高校時應將就業質量作為核心參考維度。就業數據不僅反映高校的專業建設成效,更體現其社會資源整合能力和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像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這樣的就業優等生,值得2025高考生重點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