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2024年由科技股推動的美國股市上漲在2025年第一季度遭遇阻礙,因為疲軟的經濟數據,以及特朗普政府關稅和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經濟、投資者和公司收益的不確定性同步增強,目前顯示出資金流出美國的跡象。
美國市場遭遇資金流出
距離特朗普宣布“美國的黃金時代開啟”的就職儀式已經過去兩個多月。科技股比例較高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2%,3月31日創出約半年來的低點。
2025年第一季度,作為美國股市投資指標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4.6%,目前的交易水平與2024年7月相似。相比之下,iShares MSCI中國指數在第一季度上漲了15.68%,MSCI歐洲指數上漲了10.60%。
投資者還在持續關注美國政府將于4月2日公布的一系列關稅,這可能會影響美國主要貿易伙伴。
由于市場對新一輪關稅表示擔憂,etf.com的統計顯示,上周,美國上市的ETF遭遇罕見挫折,凈流出105億美元。
美國股票類別的資金流出量為208億美元。這一流出幾乎完全由先鋒標準普爾500指數ETF(VOO)基金推動,該基金的資金流出量為226億美元。據悉,這些贖回是關稅相關“心跳交易”的結果,基本上扭轉了該基金幾周前錄得的巨額資金流入。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資金流出來自嘉信美國股息股票ETF(SCHD),該基金也因在納稅季(編者注:納稅季大部分時間與一季度重合)經常出現與“心跳交易”相關的資金流出而聞名。
資產風險咨詢公司(ARC)的研究顯示,由于特朗普上任后幾個月的政策制定,超過三分之一(37%)的財富經理決定在2025年第一季度削減對美國資產的敞口。
ARC在其涉及78位投資管理CIO的季度情緒調查中發現,財富經理對主要資產類別的信心水平都有所下降。
美國銀行的調查顯示,69%的機構投資者認為美國例外論的主題已經達到頂峰,美國股市的大量資金流出就是明證。美國銀行的策略師預計,只有當通脹逆轉且貿易戰擔憂緩解時,標普500指數才會在第二季度上漲。
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戴維·科斯汀(David Kostin)的團隊最近將標普500指數3個月和12個月的回報預測下調至-5%和+6%,之前為+0%和+16%。這樣的調整主要來自于關稅高于預期,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的可能性推動。
不過統計也顯示,今年迄今為止的美國ETF資金流入量仍保持強勁,約為2950億美元,凸顯出即使在短期波動的情況下,長期投資者對美國ETF的興趣依然持續。
外國投資者重返亞洲市場
在連續四周拋售之后,上周外國投資者重返亞洲市場,凈流入達9380萬美元,這些凈流入的資金主要集中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兩國。
根據MIDF Amanah投資銀行有限公司截至3月28日當周的資金流動報告,印度以32.3億美元的凈流入領先該地區,標志著在連續15周資金流出后出現大幅好轉。盡管3月份綜合PMI小幅下降至58.6,但投資者情緒依然高漲,這得益于印度愿意削減超過一半(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以避免被征收相應的關稅。
報告稱:“印度銀行最近發放的4億美元銀團貸款是該行十多年來的第一筆美元貸款,也吸引了大量參與者,反映出外國對印度資產的新一輪興趣。”
印度尼西亞也扭轉了連續九周的拋售趨勢,凈流入資金達1.959億美元,原因是在上周股市和貨幣下跌之后,該國迅速采取行動恢復投資者信心。
與此同時,MIDF Amanah表示,其他區域市場繼續出現資金外流。韓國出現2.284億美元的凈流出,扭轉了上周因特朗普的汽車關稅重新引發貿易擔憂而出現的短暫資金流入;泰國連續第五周放松資金流出限制,流出資金達1.2126億美元;越南為化解美國的潛在關稅威脅,削減了液化天然氣、汽車和各種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導致資本流出總額達到8215萬美元,這是該國連續第八周出現資本流出。而在經濟信號好壞參半的情況下,菲律賓結束了連續三周的購買勢頭,出現3409萬美元的凈流出。
在中國,今年的股市上漲主要由科技和人工智能公司推動。
歐洲股市成亮點
隨著特朗普的關稅和經濟政策加劇整個市場的不確定性,歐洲股市目前成為一抹亮點。
貝萊德(BlackRock)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投資者今年首季向歐洲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入了10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流入量的7倍,創下新高。
投資者對歐洲ETF興趣的復蘇反映了市場情緒的急劇逆轉。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以來,這些基金的凈流出量已達64億美元。
過去5年里,在美國市場交易的歐洲ETF有3年錄得資金凈流出,投資者將資金轉而投向美國基金,尤其是英偉達在內的科技股。
而現在,投資者情緒經歷了巨大轉變。
美國銀行3月份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發現,投資者拋售美國股票,轉而投資歐洲股票,該行的美國股票配置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主管坎迪斯·布朗寧(Candace Browning)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對歐元區股票的配置是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對美國科技股的配置是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Seymour資產管理創辦人Tim Seymour將這一趨勢稱為“讓歐洲再次偉大”(MEGA)。
Seymour同時也是歐洲Amplify International Enhanced Dividend ETF的投資組合經理。他說,并非所有人都在拋售美國股票,而是他們在十多年后重新發現了歐洲股票。
Seymour認為,歐洲放松管制的速度比美國快,且德國的財政改革更具歷史意義。此外,德國未來的總理默茨還提出了大規模的支出計劃。
貝萊德的Akullian表示,今年以來,iShares MSCI德國ETF的凈流入量已超過10億美元,使該基金管理的總資產翻了一番,創下了該ETF成立29年來的新紀錄。
由于歐洲領導人呼吁加強軍事力量,計劃大幅增加國防支出,歐洲國防類股票今年尤其受到投資者關注。Select STOXX歐洲航空航天和國防ETF在去年10月推出,今年已吸引了4.69億美元的資產,總資產達到4.76億美元。
德意志銀行多資產研究策略師Jim Reid在4月1日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由于財政制度向增加國防支出的重大轉變,歐洲股市表現優異。事實上,第一季度是STOXX 600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十年來最大的季度表現差距?!?/p>
“人們對歐洲正在發生的事情抱有相當大的熱情”,Lazard金融咨詢和資產管理業務首席市場策略師Ronald Temple表示,美國的政策舉措可能“使歐洲擺脫癱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