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經營業績穩步提升,離不開“均衡收入”、“資產提質”、“深耕實體”三個關鍵詞。
文/每日財報 張恒
作為全國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鄭州銀行已于3月27日晚間“交卷”,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報告,并推出現金分紅方案。
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資產總額達6763.65億元,較上年增長7.24%,總體規模穩步攀升;同期實現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分別為4045.38億元和3876.90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了12.07%、7.51%,主營業務加速發展,尤其是存款總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全年存款增量435.77億元,超過前兩年增量總和,增速較上年翻番。
從區域內同業整體發展水平看,2024年鄭州銀行12.07%的存款增速,遠高于河南省金融機構8.81%的平均增速,貸款的7.51%增速也高于河南省金融機構6.77%的平均增速,發展速度高于省內同業平均水平,彰顯出鄭州銀行在區域金融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穩步提升。
經營業績方面,2024年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8.77億元、18.76億元,整體業績呈現向好的態勢,其中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39%,是近三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扭轉了連續負增長局面,顯示出其在當下復雜市場環境中強勁韌性與持續發展的潛力。
總體來看,在市場信貸需求趨于疲弱、凈息差持續收窄、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2024年鄭州銀行逆勢實現資產、存款、貸款、利潤“四增長”,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各項業務結構和盈利能力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穩健前行,經營能力韌性十足
拆解鄭州銀行2024年財報,我們不難發現多項經營指標實現了提速增長,凸顯了經營發展上具備了十足的韌性。
根據鄭州銀行近三年年報數據測算,2022年-2024年,該行人均資產、網均資產、人均存款、網均存款,逐年提升,顯示出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根據公開數據測算,截至2024年底,鄭州銀行人均資產為1.09億元,網均資產為37.16億元,創近三年新高,且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底河南省銀行業人均資產為0.67億元,網均資產為9.9億元);同期末人均存款達0.65億元,網均存款為22.23億元,人均網均貢獻值持續提升。
以上數據,不僅反映出鄭州銀行在實現規模增長的同時,通過資源向一線傾斜,單兵作戰能力在不斷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證明了鄭州銀行的業績增長,靠的不是唯以外延型增長為單邊要義的粗放式經營,而是基于更加均衡的業務結構并且精耕細作,所帶來的更加多元的利潤收入。
事實上,因改革化險、監管趨嚴、不良難降、大行下沉等因素,城商行在利率下行周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鄭州銀行仍能取得規模、盈利雙增長,著實不易。
對比同業來看,在同級別規模以上的城商行中,鄭州銀行是少數在資產規模、存貸款總額、利潤四項指標均實現較好增長的城商行企業。同時,在信貸有效需求偏疲軟、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逆周期里,縱觀鄭州銀行2024年全年經營發展,其業績也是遠超市場預期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整體業績向好的態勢下,鄭州銀行提出2024年度現金分紅方案的根本原因,這顯然有利于加強投資者對鄭州銀行持續穩定現金分紅的預期,更是提升投資者信心、提高鄭州銀行投資價值的必要舉措。
而隱藏在鄭州銀行這份答卷的背后,不僅“含金量十足”,所取得優秀成績更深層次的原因也經得起我們仔細“推敲”。
三個關鍵詞,助力業績行穩致遠
那么,鄭州銀行為何能夠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
在《每日財報》看來,離不開“均衡收入”、“資產提質”、“深耕實體”三個關鍵詞。
首先來看“均衡收入”。
2024年,鄭州銀行不斷加大實體信貸投放力度,對公貸款穩健增長,拉動收入結構持續改善,展現“均衡”發展的特質。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總額3876.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高出全省金融機構0.74個百分點,遠超省內同業銀行平均水平(2024年12月末,河南省人民幣貸款余額89257億元,同比增長6.77%)。同期末,該行對公貸款(不含票據貼現)余額為2689.4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11%,個人貸款余額為909.5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9%。信貸投放持續增速,也預示著鄭州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壓艙石作用進一步體現。
同時,2024年以來,鄭州銀行有個特別明顯的動作方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客戶共享價值。鄭州銀行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耕市民金融及鄉村金融領域發展,通過精心打造的“市民管家”、“融資管家”、“財富管家”和“鄉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戰略,穩步推進零售業務發展,保證了客戶結構的更加均衡。
從存款結構可以看出鄭州銀行發力零售戰略轉型成績不俗,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個人存款余額達2181.7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37%,占全行存款總額的比重約54%。
再來看“資產提質”。
面對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鄭州銀行在不斷夯實資產質量基礎,持續加強前瞻性和風險管理、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推動“質”與“量”的同步提升。
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1.79%,不僅較年初下降0.08個百分點,而且也是自2022年以來連續下降;撥備覆蓋率182.99%,連續三年逐年提升,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
此外,為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鄭州銀行還主動適應監管要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理念,樹立“審慎、穩健”的風險管理理念,持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重塑風險與合規文化,不斷豐富和優化風險管理工具,穩步提升全行風險管理能力,風險管理的精細化和有效性不斷加強。
最后是“深耕實體”。
去年鄭州銀行能取得穩中有進的業績,除了“一只手”多措并舉對多項經營指標改善提振之外,背后當然也離不開自身久久為功精準服務實體經濟所帶來的結果。
一直以來,鄭州銀行堅守城商行“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依托區域網點優勢,以特色化、差異化、專業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比如,在科技金融,鄭州銀行充分履行河南省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主體責任,打造科技金融“六專”機制,設立科技特色支行,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目前政策性科創金融貸款余額達482.69億元,增速44.50%。
同時,在綠色金融方面,鄭州銀行不僅制定了綠色金融發展規劃,目前綠色金融貸款余額達91.46億元,增速123.73%,而且還于2024年5月28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達2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25%,專項用于相關規定的綠色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深耕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外,鄭州銀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他方面同樣表現不俗。
普惠金融方面,鄭州銀行聚焦主責主業,下沉服務重心,以更多金融資源賦能“三農”,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目前惠農服務覆蓋2363個村鎮,將金融服務從“網點窗口”拉近到“樓間村口”。該行還面向鄭州市各類新市民、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已建成400家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和23家普惠金融服務港灣。截至報告期末,鄭州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536.8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6%,獲得了河南省科技廳頒發的“支持小微企業標兵獎”。
數字化對銀行各項業務全面賦能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鄭州銀行早就謀動而變并在去年加碼數字化轉型。2024年12月份鄭州銀行召開了數字化轉型啟動大會,秉承“對外客戶體驗第一、對內效率第一”的理念,將戰略拆解到日常工作和具體項目,以數字化思維重塑銀行業務及經營管理模式,以科技引領賦能業務發展,著力重塑“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運營體系,構建“以數據為驅動”的經營管理模式,打造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深耕經營,實現資產和客戶結構的均衡發展;積極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持續夯實資產質量;堅定不移的服務實體經濟,三大要素的疊加共促,造就了鄭州銀行的好業績。
韌性增長動能澎湃,
未來潛力持續釋放
美國作家瑪麗蓮·費格森曾說過:“改變必須從我自己開始,而不是等待別人開始。”
平庸的銀行故步自封,在下行周期中自亂陣腳、止步不前。而卓越的銀行卻突破進取、逆勢而上,向著特色鮮明的價值型銀行穩步邁進。
在當下金融市場的激烈競逐中,銀行業如百川匯海般逐浪前行。而鄭州銀行以革新為槳、以進化為舵,在時代浪潮中持續重塑自我,其銳意求變的實踐正構筑起行業價值的坐標雛形。這種自我革新的動能,不僅使其在當前市場中脫穎而出,更昭示著未來鄭州銀行經營穩健發展依舊充滿無限想象空間。
從宏觀環境維度觀察,伴隨系列增量政策效能的持續釋放,LPR下調及存量房貸利率優化調整等舉措相繼實施,市場信心呈現修復態勢,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性支撐條件正逐步夯實。而從鄭州銀行交出的2024年“成績單”上看,折射出該行在戰略轉型進程中的蓬勃生機與動能轉換,向市場傳遞出嶄新的氣象和活力。
今年以來,鄭州銀行繼續秉持“努力成為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特色鮮明的一流商業銀行”的戰略愿景,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業務轉型重塑,充分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由此我們也能預見,鄭州銀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勢必會在創新探索中一步步多點開花。
此前連續缺席四年的分紅也開始分紅了。根據披露,鄭州銀行擬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0.20元(含稅)。截至2024年12月31日,現金分紅總額1.82億元,占本年度合并報表中歸屬于本行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9.69%。
如此種種,雖然2024年的表現足夠亮眼,但這還不是全貌,今年鄭州銀行或將給市場帶來更多驚喜。正如管理層所言:“鄭州銀行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穩健前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丨每財網&每日財報聲明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信息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電話:010-64607577
手機(微信):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