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8日,緬甸中部發生7.9級地震。中國救援力量迅速響應:集結、飛赴、抵進、施援……在曼德勒、在內比都、在仰光等地,展開緊張有序的救援工作。
星夜疾馳,中國救援隊跨國救援
中國和緬甸是同甘共苦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胞波情誼深厚。中方愿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習近平主席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
- 3月29日早上7點,距地震發生僅18小時,中國云南救援醫療隊率先抵達緬甸仰光,成為首支抵緬國際救援隊
- 同日,應急管理部派出中國救援隊82名隊員,包機前往緬甸
- 當日晚9點,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也抵達仰光。此外,來自云南、浙江、深圳、上海等中國各地的民間救援力量也紛紛馳援緬甸。
中國救援隊伍們在抵緬后全力奮戰,不放過任何一絲發現生命跡象的可能,前方也陸續傳來令人欣慰的消息:據應急管理部消息,截至當地時間4月1日8時,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受災嚴重的曼德勒市持續開展救援工作,共搜救出8名幸存者。
爭分奪秒!科技賦能生命救援
面對復雜多變的災區環境和艱巨的救援任務,中國救援隊員們既要爭分奪秒,更要借助科技力量充分發揮科學專業的優勢。其中,EARMOR耳魔 M31 Plus 戰術耳機作為隊員們的重要裝備之一,在本次救援行動中為隊員們提供高效穩定的聽力保護和對周圍環境的準確感知。
作為國內領先的戰術裝備品牌,EARMOR 耳魔系列戰術耳機早已成為全球眾多一線作戰部隊的標配。而此次隨中國救援隊赴緬的 EARMOR M31 Plus,也正是耳魔旗下暢銷多年的熱門口碑款之一。
中國赴緬救援隊&耳魔 M31 Plus 耳機
無"聲"戰友,M31耳機實戰價值凸顯
那么問題來了,M31 Plus 耳機為什么能獲得包括中國救援隊在內的全球眾多一線作戰部隊的一致青睞呢?自然是靠它所具備的六大過硬技能——
1. 專業降噪,筑牢聽力安全防線:在救援現場,機械作業的轟鳴聲、各種救援工具的作業聲和余震引發的建材墜落聲……等各種高強度噪音相互交織,長時間置身其中,極易造成救援隊員們的聽力損傷。而 M31 Plus 耳機搭載的高性能數字降噪芯片能實現毫秒級響應,當識別到高于82 分貝的危險噪音時,將在0時間差內極速壓波至聽力安全范圍內,有效守護聽力健康;
2. 人聲優化追蹤,增強環境感知:基于耳魔“AIC”智能數字芯片的驅動, M31 Plus 耳機通過人聲優化追蹤算法,能夠放大特定的細微環境音,增強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和求救信號,為救援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3. 巧添小配件,激活通信功能:只需另外購置 S27 Y型線和 S10 懸臂麥克風, M31 Plus 耳機即可實現無線對講的通訊功能,實用性直接拉滿;
4. 模塊化設計,靈活性滿分: M31 Plus 耳機采用快拆式結構設計,三秒內即可完成拆裝,可靈活快速切換成頭盔、后頸等佩戴形式,滿足更多任務場景的使用需求;
5. 多場景模式,適應多元需求:M31 Plus 耳機提供 5 檔常規拾音降噪模式和 3 檔隱藏耳塞模式,滿足從日常巡邏、靶場訓練和極端對抗所需,用戶可根據不同的場景和需求進行自定義調節;
6. 舒適佩戴與耐用性:M31 Plus 耳機采用了輕量化設計,保障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IPX5 級防水防汗,軍規級堅固材質能經受極端環境的考驗,確保在救援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陳毅元帥當年在《贈緬甸友人》中寫下的詩句,如今在這次緬甸震區的救援行動中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的大國道義與擔當。
救援仍在持續,奔波的是中國救援隊的身影,閃耀的是人道主義的光輝。而耳魔 M31 Plus 耳機作為這場救援行動中的“無聲戰友”,也將持續為救援隊員們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